本周(10.14-10.18),国际原油期货价格整体呈现震荡走势,周初伊朗油轮在沙特附近的红海遇袭令市场对中东地缘局势的忧虑情绪增加,外加中美贸易协商传出利好,双方达成第一阶段协议一度令市场情绪有所好转,提振油价上行。周内后期,全球经济不佳令原油需求前景被看弱,此外,IMF下调全球经济增速预期打压了市场对需求增长的信心,令油价承压。
本周,调油原料稳中小涨,调油成本小幅上行,但在消息面利好不足外加下游需求持续疲软压制下,渤海湾地区船用油市场价格仍持稳为主,整体购销不温不火。截止目前渤海湾低硫180CST库提价格在4150-4250元/吨。
具体来看,本周,外盘走势震荡,地炼柴油报价频频走低,利空减压渣油市场购销清淡,下游客户采购意向不高,多消耗前期库存为主,渣油市场多稳价走量。其中东北地区渣油合同价在3400元/吨左右,大合同户优惠200元/吨,中捷石化200#沥青合同价小涨50元/吨至3400元/吨,中海沥青滨州110#沥青合同价持稳于3350元/吨。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方案开始实施,水上油、煤柴供应紧张态势加剧,市场价格较为坚挺,山东、河北地区水上油价格在3400-3500元/吨;煤柴成交价格维持在3250元/吨左右;抚矿最新一轮页岩油招标均价为3589元/吨,较上一轮涨47元/吨。综上所述,调油原料走势尚可,调油成本小幅走高,但下游需求持续低迷,渤海湾船用油市场价格横盘整理为主。故渤海湾低硫低金属180CST理论调和成本涨至3960元/吨,而理论调油利润收窄至63.5元/吨。(由于燃料油票价格各地区有所差异,具体调油原料亦有所不同,故实际利润与此有一定差距)
后市展望,外盘走势震荡,消息面亦难以形成有效支撑,而下游需求始终未见好转迹象,故预计渤海湾船用油价格横盘整理为主,下游拿货情绪难以带动,市场整体交投维持清淡,而理论调油利润继续窄幅波动。
中国化工制造网将为您持续更新相关市场行情,敬请关注本网行情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