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行情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市场行情 > 今年丁二烯市场飘红势头不改
今年丁二烯市场飘红势头不改
  • www.chemmade.com
  • 2011-07-14 13:41:35
  •   今年以来,国内丁二烯价格连创新高,出厂价从年初的16000元(吨价,下同)飙升到目前的31000元。虽然下游企业已经出现两极分化,乳胶等企业因转嫁成本困难而陆续停工或减产,但在外盘价格飙升且国外市场存在巨大缺口的强力拉动下,国内丁二烯装置集中检修出口量却大增,将带动国内企业继续上调价格,预计市场行情将持续坚挺。
      
      外盘价格涨势强劲
      
      今年以来,丁二烯国际市场疯狂演绎上涨行情,仅以亚洲市场为例,离岸价已经从年初的2050美元上涨至目前的4200~4300美元。有消息称,台塑石化计划对120万吨/年的3号裂解装置和一套17.6万吨/年的丁二烯抽提装置提前检修,壳牌公司位于新加坡布孔岛的一套80万吨/年混合进料裂解等装置将按照计划停车检修,丁二烯后市带来利好。同时美国受页岩气大开发的影响,裂解装置原料趋于轻质化,丁二烯产量大幅减少,转向亚洲市场采购,刺激亚洲市场套利增多。最新数据显示,自5月开始已经有大约2万吨丁二烯从亚洲市场销往美国。
      
      进入7月,丁二烯FOB韩国基准价大涨,创出4500美元的新高。目前,欧洲以及美国供应面紧张局面有望得到缓解,国际市场出现小幅回调。但新加波以及印度裂解装置预期检修,对于亚洲丁二烯市场无疑是一剂强心剂,亚洲市场供货紧张依旧,炒作气氛不减。
      
      国内市场偏好出口
      
      年初以来,国内碳四、碳五资源减少,产品以互供为主,外销数量有限。但因国外市场利润空间扩大,中国出口数量开始大增,尤其对美国市场,出口船货价格在3100~3200美元(FOB中国),5月出口13731吨,较前月增加186.5%,6月也有4500吨货物出口到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
      
      在出口需求增加、现货紧缺的情况下,中国石化以及中国石油纷纷上调丁二烯价格,上周中石油东北销售公司调涨丁二烯互供价1500元,调至27000元;盘锦乙烯在周初时调涨1000元,调至30000元;中石化华东、华南追涨1000元,调至30000元;独山子调涨1000元,调至30000元;盘锦乙烯则再次调涨1000元,调至31000元。本周丁二烯价格持稳,但是供应面偏紧局面短期得不到缓解。目前,国内市场现货供应依旧匮乏,贸易商手中持货逐渐消耗,并无低价出货意向。
      
      高价泡沫难以消除
      
      国内丁二烯市场价格与供应价格差距一直维持在2000元左右,市场仍存在高价泡沫成分,究其原因,不外乎是供应企业放货量少,下游拿货困难;尽管供应企业一再上调出厂价格,但不足以填充泡沫空间,市场主流价格在31500元高位。
      
      目前国内商家仍以囤货出口为主,而且厂家并无放量生产意向,又传出盘锦乙烯12万吨/年丁二烯装置本月25号将停车检修、北京燕山石化计划8月检修其丁二烯橡胶装置的消息,短期市场供货紧张局势难以好转,在国际市场价格高位拉动下,中国丁二烯仍有上调空间。
      
      下游分化支撑仍在
      
      下游丁二烯橡胶、丁苯橡胶等产品涨势疯狂。上周,丁二烯橡胶市场仅仅两日,供应价格累计涨幅就高达2500元,目前出厂价格达33000元,且市场业者看不出顶点所在,本周又有中石油上调传闻。丁苯橡胶市场同样表现不俗,上周价格涨幅为500~1000元。因国内装置丁二烯多为互供,用于生产丁基橡胶,而丁二烯橡胶和丁苯橡胶与丁二烯同步大涨,顺利实现了成本转嫁,厂家外供商品不会增加,对于丁二烯价格起到了支撑作用。
      
      但在成本高位重荷打压下,胶乳等企业开工积极性不高,转嫁成本困难,多数企业陆续停工或减产,装置负荷率降低,很少出货,只是维持订单生产;ABS行情市场难以坚挺,对丁二烯涨势极为排斥,商家拿货疲态尽显,最大限度减少丁二烯采购量来降低成本。同时央行自7月7日起加息0.25个百分点、人工成本增加、大范围电荒等,对本已步履维艰的下游企业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虽然国内需求低迷,但在国际市场价格高位拉动下,中国乃至亚洲丁二烯出口仍将继续。短期内国内整体库存在低位,市场炒作热情高涨,价格仍有上行空间,仍将延续飘红态势,鉴于目前已在高位,上调空间预计有限。加之合成橡胶市场淡季将至,业界需谨防后市回落风险,多关注外盘行情及下游市场走势。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