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评论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热门评论 > 评论:去产能与稳就业不是二选一
评论:去产能与稳就业不是二选一
  • www.chemmade.com
  • 2016-03-28 15:09:06
  • 人民日报
  • 去产能不会使就业“伤筋动骨”,总体上完全可以兼顾稳就业


    去产能,职工的饭碗怎么办?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相继表示,将兼顾“去产能”和“稳就业”、保持就业稳定,给相关人员送去“定心丸”。


    初步统计,钢铁和煤炭这两大去产能行业,涉及分流安置职工180万人。180万不是个小数字。今年,高校毕业生数量继续增加,再考虑到其他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求职人员等,就业压力不小。


    好在,虽然经济增速放慢了,但毕竟仍在增长,且基数更大,相应的增量未必会减,这将为就业的总体稳定提供支撑。更重要的是,不断优化的经济结构为稳就业提供了广阔空间,使兼顾“去产能”和“稳就业”拥有更多的回旋余地。


    去产能,分流职工到哪里寻找新岗位?第三产业是主渠道。从去产能先行一步的地方实践看,分流职工多数在服务业中找到新工作。近3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占比每年提高约2个百分点,预计到“十三五”末吸纳就业占比将超过50%。从这个角度看,去产能不会使就业“伤筋动骨”,总体上完全可以兼顾稳就业。


    就业总体前景不错,不代表去产能涉及的分流职工个个能顺利找到新工作。180万人,有老有少,学历和技术水平有高有低,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能力差别很大。对分流最敏感、对再就业最发愁、生活水平受影响最大的,是那些年龄偏大、技能单一、竞争力弱的职工。


    每个职工背后都有一个家庭,有工作才有收入,家庭才有希望,生活才有奔头。市场经济,政府不可能也不宜采用行政手段把就业“包”下来,关键是守住底线,提供兜底保障。目前,相关部门提出去产能安置职工的4类渠道,其中的“允许内部退养”和“公益性岗位帮扶”,就是托底的暖心之举。人们希望,这些帮扶措施能细化到位、落到实处并有资金配合,最大程度减轻分流职工的阵痛。

  • 文章关键词: 去产能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