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评论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热门评论 > 评论:“双创”要敢于突破“禁区”
评论:“双创”要敢于突破“禁区”
  • www.chemmade.com
  • 2015-07-29 14:04:49
  • 中国化工报
  • 化工作为高温、高压的高危行业,从安全的角度考虑,的确在不少方面存在一些“禁区”。比如反应釜一旦超过了一定的温度和压力,就会引发爆炸,造成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类似的“禁区”在化工企业的生产工艺上不在少数,也成为制约化企创新的一道道障碍。

     

    其实,敢不敢于突破“禁区”,是能否取得创新的关键。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一些化工技术在过去是“禁区”,如今已不再是不可逾越的障碍。比如,某煤制天然气示范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在没有先例的情况下,经过科学计算,大胆将气化炉的压力由原定的3兆帕提高到4兆帕,实现了该气化炉的历史性突破。别小看这提高的1兆帕气化炉压力,它可以在气化过程中将甲烷化率大大提高,可以使后续系列运行过程流畅,也更节能。而据测算,就是这1兆帕的压力突破,年可为这家企业节能降耗上亿元。

     

    当然,在化工行业,类似气化炉的压力、温度这类“禁区”还有不少。或许在以往,限于材料工艺及加工技术,诸如气化炉、反应釜这类压力容器的“禁区”的确不能突破,因为这涉及到化工安全。但随着我国基础材料工业和制造技术的飞速发展,气化炉、反应釜突破原来设定的温度和压力标准已不是什么难事,从而为化企突破“禁区”搞创新提供了基础和前提。由此可见,化企创新要突破“禁区”,首先需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敢想敢干。当然,要突破“禁区”,必须讲究科学,周密计算,安全第一。比如气化炉压力的安全边界在哪里、反应釜的温度底线是多少,这些都必须经过精心设计、科学计算和反复实验,绝不能靠大胆,更不能靠“拍脑袋”。

     

    其实,化工行业存在的“禁区”还有很多。这些“禁区”,不仅包括反应条件等技术“禁区”,还包括销售半径、售后服务、融资方式等。如果我们把所有的“禁区”都梳理一遍,看看哪些“禁区”可以突破,哪些“禁区”时过境迁,围绕“禁区”搞创新、做文章,说不定能够打开意想不到的“双创”局面,取得异乎寻常的效果。 

  • 文章关键词: 创新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