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图片新闻 > 可再生能源产业潜力大
可再生能源产业潜力大
  • www.chemmade.com
  • 2018-06-12 09:01:08
  • 中国证券报

  •   6月11日,在“2018年中丹可再生能源清洁供热高峰论坛”上,专家表示,可再生能源市场潜力大,但产业亟需转型升级。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胡润清表示,2017年,可再生能源市场规模达7484万吨标准煤当量。其中,太阳能达5724万吨标准煤当量,地热达1250万吨标准煤当量,生物质能达500万吨标准煤当量。

      根据《关于促进可再生能源供热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到2020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取暖面积达35亿平方米左右,比2015年增加约28亿平方米,可再生能源供热总计约1.5亿吨标准煤。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可再生能源供暖面积达到10亿平方米,长三角地区可再生能源供暖(制冷)面积达到5亿平方米。在城镇和农村地区实现较大规模的可再生能源替代民用散煤取暖。

      胡润清指出,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距离“十三五”的发展目标仍有较大差距,可再生能源部分领域市场出现下滑。比如,太阳能领域2014年以来连续三年下滑,年均降幅超过15%。

      中国生物质能源产业联盟常务副秘书长张大勇表示,从长远情况看,可再生能源发电退补是趋势。以生物质能源产业为例,产业需要转型升级,相关企业可由单一生物质发电向热电联产方面转型。在此基础上,向综合能源服务方向升级,探索提供电能、热能以及相关增值服务等。

      生物质燃料主要包括秸秆、锯末、甘蔗渣、稻糠等农林废弃物。

      张大勇表示,目前生物质发电一年约为800多亿度,仅占年总发电量的1.4%。但生物质发电是消纳城市生活垃圾,解决农村大量农林废弃物的重要途径。

      业内人士指出,一个25兆瓦的生物质发电厂,每年需要消耗农林剩余废弃物约30多万吨。按每吨收购价300元计,每年可形成9000万元的生物质收购市场。


      中国化工制造网将随时为您更新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资讯动态。

  • 文章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