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图片新闻 > 广东成全国最大碳交易市场
广东成全国最大碳交易市场
  • www.chemmade.com
  • 2017-01-23 09:23:26
  • 中国化工报

  •   2017年是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启动之年。1月18日举行的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传来消息,截至2016年底,广东碳排放权配额累计成交量4735万吨、成交金额12.61亿元,分别占全国的35%、37%,成为国内首个配额现货交易额突破10亿元大关的试点碳市场,跃居全国第一、全球第三大碳交易市场。在这份来之不易的十亿级大蛋糕中,石化业作为四大支柱之一,贡献了近30%的份额。


      据了解,中国自2013年正式启动碳交易试点以来,主要集中在七个试点省市:上海、北京、深圳、广东、天津、重庆、湖北。广东碳交易启动以来,在制度建设、机制创新、市场培育、区域合作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全国碳市场建设提供了鲜活经验。

      据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人士介绍,2013年底,广东碳排放权交易试点首批将电力、水泥、石化、钢铁四大行业的202家控排企业和40家新建项目企业纳入碳排放权管理和交易范围。2013年12月6日,广东省完成了免费碳排放权配额发放,共发放碳排放权配额3.18亿吨,广碳所就此正式启动运行,此后纳入试点的企业不断扩增、规模迅速增长。近几年来,碳排放权交易推动四大行业减排效果显著,大多数纳入试点的企业已专门成立碳资产管理部门,对碳排放实施精细化管理;70%以上的企业实现了碳强度逐年下降。

      作为广东试点首批入选的四大行业,石化业一直是参与广东碳排放权交易的主力军。记者梳理发现,广州石化、茂名石化、中海惠州炼化、建滔石化、湛江东兴石化、珠海宝塔石化等广东骨干炼化、化工企业已经几乎全部参与试点,且配额权重大,对试点举足轻重。据茂名石化人士介绍,广东碳排放权交易刚一启动,该公司就于2014年1月初在碳排放权有偿配额竞价发放中以60元/吨的竞价底价成功购买了企业的足额有偿配额,成为广东省242家控排企业中74家成功竞价的企业之一,也是广东化工业完成的首笔碳排放权交易。此后,石化企业积极“入市”的捷报就纷至沓来。

      据了解,在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中,广东已连续创下了多项全国第一。至2016年5月12日,广东碳市场现货累计成交配额2621万吨,总成交金额首次突破10亿元,成为全国首个10亿级试点碳市场。目前,广东碳市场已步入第三个履约关口,已具备多层次全国碳市场交易平台能力。

      广东省发改委方面表示,为了应对今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启动运行,广东省已遴选出首批381家企业拟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其中石化企业有9家,包括广州石化、茂名石化、中海壳牌等石化龙头企业。
  • 文章关键词: 碳排放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