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图片新闻 > 我国烧碱行业未来发展面临三大问题
我国烧碱行业未来发展面临三大问题
  • www.chemmade.com
  • 2016-07-06 10:34:40
  • 闽西新闻网

  •   近日,在中国氯碱工业协会、中国氯碱网举办的第四届中国国际氯碱会议上,中国氯碱网李琼总编在中国烧碱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报告中指出,我国烧碱行业未来发展面临三大问题。


      中国烧碱行业供应情况分析

      经过这几年快速发展,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烧碱产能最大的国家,产能占全球的42.1%;美洲烧碱产能占全球20%左右,企业规模较大,产能相对集中;欧洲烧碱产能占全球15%左右,部分欧洲地区产能呈现萎缩趋势。

      近一段时期,世界烧碱产能总体变化较小,新增产能主要集中在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截止2013年底,全球有超过500家以上的氯碱生产商,世界烧碱总产能已经超过9000万吨,产量超过6900万吨。

      近年来,中国离子膜烧碱比例快速增加,截止到2014年底,国内离子膜烧碱产能为3742万吨,所占的比例已经接近96%。《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版中,隔膜烧碱属于淘汰类产业,将于2015年全部退出,2015年中国有168万吨隔膜碱需要淘汰。考虑到部分企业自用,2015年退出的隔膜碱预计仍将在150万吨左右。同时从地区分布上来看,近几年西北地区发展非常的迅速,华北,西北总份额占60%。

      从规模上来看,中国烧碱行业经过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等等,规模得到了提升。10万吨到30万吨企业是86家企业,占比37%。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15年6月底,中国共有烧碱生产企业176家,总产能为3952万吨,单个企业平均规模22万吨/年。产能集中度和行业发展仍有很大空间。

      产量方面,今年6、7、8月属于逐月下降, 9月份的数据跟8月份持平。

      中国烧碱下游行业情况分析

      今年以来,整个行业仍处于艰难的转型升级期。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氯碱产品下游需求持续低迷。在供过于求的大背景下,行业整体效益持续下滑。

      从2000-2012年,我国烧碱产能年均增长13.7%;产量年均增长12.4%;表观消费量年均增长11.9%。2013年烧碱产能增长率回落到3%,2014年继续放缓至1.6%。2014年产量增长7.9%。而烧碱下游主要耗碱行业开工尚可,氧化铝、化纤等行业需求平稳,但纺织、印染等行业伴随着季节性需求淡季,运行情况一般。

      特别是近几年表现较为突出的氧化铝行业,随着氧化铝产能的不断释放以及国内铝土矿石品位的下降,氧化铝行业对于烧碱的需求总量增加。但下游电解铝产能过剩,铝价疲软,行业亏损严重。根据中澳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协议,氧化铝的关税将免除,因此从目前情况来看,中铝、山东魏桥、山东信发、锦江集团、东方希望等巨头在未来几年仍有扩能计划,这种拉动作用仍将进一步有所体现。

      价格方面,经历过以碱补氯阶段,近两年国内烧碱市场整体表现低迷。2015年初,国内液碱市场整体呈阴跌走势。4-5月液碱市场随着需求回升和生产企业的季节性检修价格略有回升。进入6月份,国内烧碱市场整体走势趋稳。下游主要耗碱行业需求基本平稳,用碱企业采购节奏正常,但基本处于随用随买的状态;氧化铝行业开工情况尚可,整体采购正常,部分地区氧化铝采购价格略有提升;东部地区下游纺织、印染等行业需求情况一般,采购不积极。

      中国烧碱行业对外贸易情况

      近几年,氯碱行业两大主要的产品,烧碱、PVC出口行情均不甚乐观。从2013年开始固态碱出口的比例有所增加,目前固态碱出口的数量占到烧碱出口总量的1/3左右。由于固碱便于运输,对物流条件要求相对较低,国内烧碱生产企业也加大了固态碱出口的力度,其中固态碱以销往亚洲、非洲等发展中国家为主。

      液碱出口以澳洲、美国等发达国家为主。出口数量前五名的国家的出口量占到总量的八成以上,出口目的地较为集中。而固碱出口以越南、尼日利亚以及中亚等发展中国家为主。其中前五名国家出口量仅占总量的三成左右,出口的目标地区较为分散。

      行业思考及未来发展趋势

      目前,行业发展主要面临三大问题。第一,产能过剩问题;第二,碱氯平衡问题,包括企业碱氯平衡的匹配问题、地区碱氯平衡的匹配问题;第三,烧碱出口拓展问题,包括物流制约、定价机制等。针对这些问题,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提高装置利用率,化解过剩产能。从产能的情况来看,虽然2014年烧碱装置的开工率有所回升,但仍有20%左右的产能闲置,与此同时仍有一部分新建项目上马,未来几年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仍旧难以改变,化解过剩产能的任务仍旧十分艰巨。因此,一方面要加大落后产能的淘汰速度,另一方面,准备新进入行业的投资者需要谨慎抉择。

      二、调整产品结构,合理解决碱氯平衡问题。在烧碱产能高速增长阶段同时也是PVC行业高速增长阶段,有诸多企业尤其是中西部企业选择了烧碱+PVC扩张的模式,近年来由于PVC行业不景气,加之美国页岩气产业的冲击,国内电石法PVC价格始终处于低位徘徊,部分企业开始降低负荷减少亏损,但相应联产的氯无法消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烧碱的生产和企业的综合效益。因此,企业合理调整产品结构,丰富耗氯品种,切实解决碱氯平衡问题十分关键。

      三、发挥区域优势,采取差异化竞争。各省份自然资源、消费能力、人工成本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差异。对于烧碱企业来说,各地区企业应该发挥各自区域优势,走不同的发展道路,例如西部地区需要更好的发挥成本优势,而东部地区需要依托科技力量发展配套精细产品,不同地区采取差异化竞争,避免行业内的恶性竞争。

      四、提高技术水平,节能降耗,降低成本。开展自主创新,研发新产品,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加大对氧阴极电解技术、催化氧化制氯技术、国产化离子膜技术等自主创新先进技术的投入,争取国家政策扶持。

      五、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加快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提升企业竞争力。鼓励优势企业通过收购、兼并、重组、联营等多种形式实现产业链的延伸以及区位间的互补,鼓励企业兼并重组的市场化运作。此外,通过兼并重组,扩大企业规模,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
  • 文章关键词: 烧碱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