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图片新闻 > 光伏企业抓能源转型机遇
光伏企业抓能源转型机遇
  • www.chemmade.com
  • 2016-03-29 10:06:25
  • 每日经济新闻

  • 在面对欧美等国的光伏“双反”压力之下,走出去在海外建厂成为中国光伏企业的共识。


    在刚刚结束的第九届亚洲太阳能论坛上,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表示,中国与亚洲其他国家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因此亚洲各国应加强区域合作,抓住全球新一轮能源转型的机遇,中国光伏企业也应更多地“走出去”。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中,中国将把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内容,在太阳能领域展开全面合作。


    根据官方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量约15GW,同比增长40%以上,连续三年全球第一,累计装机量约43GW,约占全球总量的1/5,首次超越德国,跃居全球第一。


    而来自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多晶硅产量超过16.5万吨,同比增长25%,比2013年增加一倍;组件产量达到43GW以上,同比增长20.8%;硅片和电池片产量分别超过100亿片和41GW。


    上述数据不难看出,我国光伏产能面临相对过剩的局面,向海外市场销售成为中国光伏企业的选择。


    而随着各国对可再生能源替代石化能源的呼吁,光伏产品的需求亦在大幅增加。其中,我国计划到2020年将可再生能源比重提升至15%,到2030年提高到20%;德国、日本、美国亦分别计划到2020年将该比重提至35%、20%和20%。


    这些国家对可再生能源需求量的增长,也给中国光伏企业带来了机会。其中,天合光能去年海外建厂步伐加快。天合光能已确定在印度安特拉邦投资2亿美元,建设1.4GW电池片和1GW组件工厂,同时在泰国投资1.6亿美元,建设700MW电池片和500MW组件工厂,预计今年投产。


    不过,现实问题是,欧美等地区的“双反”对中国光伏企业带来的压力一直存在。


    协鑫集成董事长舒桦在上述论坛上表示,面对欧美等国的光伏“双反”,中国光伏企业应抱团实施“走出去”战略,或以联盟形式提高新能源产业整体应诉水平,提高新能源行业的整体抗风险能力,“这不是一家中国企业仅靠自身力量所能克服的,需新能源行业进行整合与协作。”


    努尔·白克力也在论坛上表示,中国与亚洲其他国家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因此亚洲各国应加强区域合作,抓住全球新一轮能源转型的机遇,中国光伏企业应更多地“走出去”。


    舒桦建议,配合“一带一路”战略,应联合光伏产业链上下游领先企业,在亚洲光伏有市场潜力和制造成本低的国家或地区,共同建设光伏产业园。


    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在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表示,新能源体系的建设,是“一带一路”国家能源战略调整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光伏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开展的产业合作,不是输出所谓过剩产能,而是凭借国际竞争优势,投资建设技术领先的生产基地,生产高性价比的产品,输出先进的管理方式,是互利共赢的合作。”


    努尔·白克力也表示,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中,中国将把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内容,在太阳能领域展开全面合作。这包括分享太阳能产业发展经验,拓展多元化应用市场,特别是加快解决本地区无电人口用电问题;同时促进光伏制造产业合作,在更多地区建立光伏制造产业体系。


    对于中国光伏企业布局“一带一路”战略,光伏行业专家赵玉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光伏产业处于起步阶段,市场需求量在快速增长,这也给中国光伏企业产能去化带来机会。同时,‘一带一路’战略也促进了中国光伏企业海外布局的步伐,对规避欧盟光伏‘双反’有一定效果。”

  • 文章关键词: 光伏企业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