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打造中国换热器城加快产业联动升级
中国化工制造网讯 四平市作为国家从“七五”时期开始重点扶持建设的换热设备制造业生产基地,换热器产业在长期的培育发展下已形成较大规模,在全国同行业中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形成了区域性特色品牌。目前,四平市有换热器企业102家,可生产板式换热器200万平方米、管式换热器10万吨、换热器机组1000多台套,产品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电站、供热、冶金、食品等领域。为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层次、发挥产业联动作用、构建产业集群、增强核心竞争力、谋求可持续发展,四平市委、市政府立足产业基础优势,谋求特色发展道路,规划建设了四平市换热器特色产业园,为四平市打造中国换热器城打牢基础。
高位运作,为园区发展提供项目支持。为尽快实现换热器产业集群的形成,增强企业竞争能力,四平市委、市政府积极落实国家和吉林省的有关政策措施,专门成立了换热器园区工作领导小组,由专人负责园区建设的推进工作。同时,加大对换热器特色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强换热器专业招商建设,在土地、税收、融资、服务、人才引进等方面重新修订了换热器产业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成立了换热器行业专业招商局,设小分队赴各地招商,做到招商任务落实到部门,引资指标落实到个人。
同时,充分发挥换热器行业协会的作用,及时为换热器企业提供产业层面的引导和支持,为换热器产业发展提供信息和建议,为换热器产业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意见。
高标准规划,推动换热器产业园发展。坚持统筹规划与分布实施相结合,速度、规模、质量、效益相协调和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并重的原则,围绕实施“一核三带”战略,四平市委、市政府先后委托长春市工程咨询公司和吉林省工程咨询服务中心编制完成了四平巨园——比克园区和四平红嘴换热器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委托中国机械联合会编制完成了四平换热器园区产业规划。换热器园区作为省级规划管理园区,包括红嘴换热器产业园和铁西区巨元——比克换热园,规划面积690公顷,规划投资70亿元,预计到2015年,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00户,产业集中度超过50%,可年产板式换热器500万平方米,管式换热器40万吨,工业产值300亿元,利税突破50亿元。届时,国家换热器检测中心和巨元公司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
高起点建设,为园区发展提供环境支持。随着换热器产业园区建设热潮的不断升级,园区规模不断扩大,形成新的城市功能区块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目前,红嘴开发区换热园一期开发投资2亿元建设的2平方公里、总长约15公里、总铺装面积20.5万平方公里的道路已建成通车,并沿途铺设了供排水、供电、供暖、燃气、通讯、网络等管网,未来两年将再投入2亿元进行二期基础设施的建设。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城市化奠定了产业发展基础,提高了城市水、电、路、气以及通讯、供热等基础设施的共享性,增加了绿化面积,为园区发展提供了环境支持。
高效率推进,加快公共平台建设。四平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巨元、维克斯等重点企业申报国家级、省级企业科技中心;鼓励巨元联合国内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研发机构,以资金、专利科技入股等形式组建换热器技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换热器特色工业园区已建成占地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具有多功能综合服务平台的园区科技大厦,主要用于研发机构、企业研发人才培训以及金融、网络、法律、中介、电子商务等服务单位。
目前,园区正以国家级换热器检测中心和研发中心建设为切入点,努力打造五大公共服务平台,即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产品展示平台、信息资询平台、研发孵化平台、现代物流配送平台,完善园区配套功能。
高成效融资,为园区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为帮助企业加快发展,确保资金链条不断,在市委、市政府提出“资本运作年”的背景下,各开发区与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吉林银行、交通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搭建银政企合作平台,成立了小额贷款公司,及时解决了企业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流动资金不足的问题。
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建立四平市换热器行业担保公司,注册资本金5000万元。采取民间资本和四平市政府共同出资的方式,协调省担保公司为换热器担保公司注入资金,省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对换热器担保公司给予支持。
到2009年末,四平换热器园区累计完成投资21.30亿元,建成项目56个,入园企业56户,实现产值30亿元,利税6.6亿元。今年,红嘴换热器园区新引进拟开工建设的企业3户,其中总投资5亿元的美国睿能北方换热器成套设备项目将大大提升换热器特色产业园区品质,另外有13户换热器及其配套设备的公司准备注册入园。截至4月末,四平市换热器产业园区已完成投资4亿元,建设项目19个,新增入园企业9户,实现产值14亿元,利税3.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