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图片新闻 > 我国光伏产业元年迎来“抢装潮”
我国光伏产业元年迎来“抢装潮”
  • www.chemmade.com
  • 2020-02-17 09:55:00
  • 第一财经
  •   疫情突袭,部分产能尚未完全复苏的制造型行业仍存在产能等方面的不确定因素。而近日,A股的主力资金正加速流入光伏板块,HJT电池(异质结电池)个股更是受资金热捧。

      Wind数据显示,通威股份、北玻股份、京山轻机、山煤国际、中环股份、晶盛机电等个股受主力资金追捧。

      光伏的“最后抢装潮”

      2月11日晚间,通威股份公告称,拟投建年产30GW高效太阳能电池及配套项目,预计总投资200亿元。其中,成都市人民政府及金堂县人民政府通过下属国有投资公司按项目实际投资进度提供资金支持约60亿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0%。项目一期7.5GW将于2020年3月前启动,于2021年内建成投产。

      上述扩产项目,大于当前产能水平,将分四期实施。一二期大概率投向Perc或Perc+、Topcon电池片等过渡新技术方向,三四期大概率投向HJT终极方向。通威股份预计项目投产后为公司新增营业收入约300亿元每年。

      同时,通威股份还披露了《高纯晶硅和太阳能电池业务2020-2023年发展规划》。根据公告,公司计划2020年累计高纯晶硅产能目标为8万吨,2023年高纯晶硅产能目标22万~29万吨;2020年累计光伏电池产能目标为30~40GW,2023年光伏电池产能目标则为8~100GW。

      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今年1月,政策在补贴、消纳等层面给予了光伏行业明确的支撑,对新建光伏发电项目补贴预算总额度为15亿元,且将优先推进无补贴平价上网光伏发电项目建设。今年为国内最后一批新增光伏的补贴之年,龙头企业先后宣布逆周期的扩产计划是意料中的。”

      疫情或助推行业加速发展

      一直以来,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升级的背景下,政府大力扶持和鼓励光伏电站的建设,与光伏产业链的中上游光伏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密不可分。

      从技术路径来看,HJT电池是目前公认的下一代电池技术路线,因其光电转换效率高、性能优异、降成本空间大,平价上网前景好,成为行业公认的未来几年电池技术解决方案。

      2020年是光伏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一年。在上市公司大幅扩产的背后,是对光伏产业未来发展的看好,印证了“硅料需求大年+新技术元年”。

      与此同时,随着补贴渐行渐远,每一次的“扩产期”都使得整个行业的格局更加清晰——龙头企业产能充沛、技术迭代;中小企业迫于高杠杆压力,产能缩减,甚至退出。

      2020年更是被认为有望成为HJT产业化的元年,某光伏上市公司高管认为,“疫情期间的生产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复工后生产进度要弥补,行业格局会更清晰,不影响技术的阶段成果。疫情结束后,国家的相关支持政策反而会促进产业进一步发展。”

      银河证券研报显示,从光伏行业各环节龙头产能所在区域分布情况来看,基本都不在湖北省内,受复工延期的负面影响较少,龙头公司春节期间开工情况普遍较好。国海证券也表示,疫情或将导致光伏产业供给侧得到优化。一线厂商库存相对充足,受影响较小,供应将进一步向一线龙头厂商集中。


      中国化工制造网将随时为您更新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资讯动态。

  • 文章关键词: 光伏产业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