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企业资讯 > 中石油称大连清污近尾声 周边炼厂复产
中石油称大连清污近尾声 周边炼厂复产
  • www.chemmade.com
  • 2010-07-26 10:11:33
  •   安监总局和公安部23日在通报大连中石油输油管道爆炸火灾事故经初步分析的原因时说,在油轮已暂停卸油作业的情况下,负责作业的公司继续向输油管道中注入含有强氧化剂的原油脱硫剂,造成了输油管道内发生化学爆炸。
      
      过程
      
      油轮暂停卸油5小时后事发

      
      通报指出,事发时,新加坡太平洋石油公司所属30万吨“宇宙宝石”油轮在卸送最终属于中油燃料油公司的原油;中油燃料油公司委托天津辉盛达石化技术有限公司负责加入原油脱硫剂作业,辉盛达公司安排上海祥诚商品检验技术服务公司大连分公司在输油管道上进行现场作业。所添加的原油脱硫剂由辉盛达公司生产。
      
      15日15时30分许,“宇宙宝石”油轮开始卸油,卸油作业在两条输油管道同时进行。当天20时许,祥诚公司和辉盛达公司作业人员开始通过原油罐区内一条输油管道(内径0.9米)上的排空阀,向输油管道中注入脱硫剂。
      
      16日13时许,油轮暂停卸油作业,但注入脱硫剂的作业没有停止。18时许,在注入了88立方米脱硫剂后,现场作业人员加水对脱硫剂管路和泵进行冲洗。
      
      18时8分许,靠近脱硫剂注入部位的输油管道突然发生爆炸,引发火灾,造成部分输油管道、附近储罐阀门、输油泵房和电力系统损坏和大量原油泄漏。
      
      事故导致储罐阀门无法及时关闭,火灾不断扩大。事故造成103号罐和周边泵房及港区主要输油管道严重损坏,部分原油流入附近海域。
      
      探因
      
      原油接卸过程存管理漏洞

      
      安监部门和公安部的通报指出,经初步分析,事故原因是,在油轮已暂停卸油的情况下,辉盛达公司和祥诚公司继续向输油管道中注入含有强氧化剂的原油脱硫剂,造成输油管道内发生化学爆炸。事故具体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分析中。
      
      事故暴露出诸多问题:一是事故单位对所加入原油脱硫剂的安全可靠性没有进行科学论证;二是原油脱硫剂的加入方法没有正规设计,没有对加注作业进行风险辨识,没有制定安全作业规程;三是原油接卸过程中安全管理存在漏洞,有关部门接到暂停卸油作业的信息后,没有及时通知停止加剂作业;四是事故造成电力系统损坏,应急和消防设施失效,罐区阀门无法关闭。另外,港区内原油等危险化学品大型储罐集中布置。
      
      -应对
      
      中石油:海上油污清理近尾声

      
      中石油集团总经理蒋洁敏昨日表示,目前大连新港油管爆炸油污的清理工作已经接近尾声,位于大连周边的两家炼油厂大连石化和大连西太平洋炼厂均已恢复正常生产。
      
      中石油集团称,由于连日大雨,将罐区污油通过排污口大量排出,给海上应急响应中心负责的清污区域带来巨大压力。但目前,大连石化公司和中联油员工基本堵死了排污口,为海上清污创造了条件;在罐区,管沟和电缆沟原油基本清完,陆上清理工作进展迅速。
      
      大连新港石油管爆炸事故后,官方曾表示大约有1500吨原油流入海中,清理油污大约需要10天左右。
      
      22日,中石油集团宣布大连新港———大连石化的油管运输已经恢复正常,大连石化将实现满负荷生产。对于有消息称大连周边的另一家中石油参股的西太平洋炼厂7月份成品油出口已全面停止,蒋洁敏表示目前西太平洋炼厂的生产也已恢复正常。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