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企业资讯 > 营业收入下滑 建新化工被指涉嫌虚增毛利
营业收入下滑 建新化工被指涉嫌虚增毛利
  • www.chemmade.com
  • 2010-06-25 09:30:11
  •   昨天,河北建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首度冲击创业板。这家公司主营业务为苯系中间体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形成以“间氨基”产品为母核向下延伸的产品链。从公司的财表中可看出,建新化工在报告期内的毛利率都很高,三年之内从14.03%陡升至32.45%。但记者发现,建新化工近三年的营业收入并没有随之增长,加之利润报表中公司营业毛利率与主营产品相距甚远,有财务专家指出,公司可能存在虚增毛利的嫌疑。
      
      股东的造富运动
      
      昨日,河北建新化工冲击创业板。如果获批,将成为继沧州大化之后当地又一家成功登陆资本市场的化工生产企业。直至截稿为止,证监会还未公布审批结果。
      
      按计划,河北建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本次将发行1690万股,发行后总股本为6690万股,公司主营业务为苯系中间体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本次发行募集资金将投向2,5酸等7个生产项目及企业研发,共需投入募集资金2.72亿元。
      
      建新化工成功登陆创业板,造就了又一“创富”神话。公司的11 位股东全部是自然人。持有本公司5%以上股份的主要股东为朱守琛、朱泽瑞、徐光武、黄吉琴、黄吉芬,分别持有本公司54%、9%、9%、7%、5%的股份。朱守琛是公司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同时亦为公司董事,而第二大股东朱泽瑞则是朱守琛的女儿。以上11个自然人股东所持股份占本次发行流通股的25.26%。显然,建新化工成功登陆创业板将掀起一场造富运动。
      
      此外,公司主营产品的高毛利率也是建新化工的一大亮点。公司主营业务为苯系中间体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产品包括染料中间体、纤维中间体和医药中间体三个系列。根据招股书显示,在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营业务综合毛利率分别为14.03%、22.84%和32.45%。收入规模扩大以及产品综合毛利率有所提高,令公司的主营产品的在短短三年间毛利率骤升。
      
      收入下滑 毛利率剧增?

      
      然而,与一路飙升的毛利率相比,建新化工的营业收入却出奇地下降。
      
      近三年间,建新化工的营业收入并不尽如人意。根据利润表显示,近两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却有增无减。2008年公司的营业收入为2.6亿,2009年却降至2.3亿。同时,建新化工的主营产品毛利率保持增长,由22.84%增至32.45%。
      
      “公司报表的数据存在疑点,如果产品升级或产品结构调整则可以解释,否则缺乏合理性。”有财务专家质疑,公司毛利率的增长迷雾重重。该人士指出,综合毛利率的增长是以营业收入的增长和成本降低为前提的。从公司的近几年的营业规模看出,建新化工的产品结构并没有发生本质性的改变,而公司的营业收入却没有增加。
      
      事实上,公司的营业综合毛利率远远不及主营产品。记者发现,公司2009年期间营业总收入2.3亿,净利润4206万,折合综合毛利率为21%;2008年期间公司营业总收入为2.5亿,净利润2226万,折合毛利率仅11.6%。而公司产品的综合毛利率与主营产品的毛利率差值近11%!
      
      业内人士指出,产品的综合毛利率是公司业绩的重要指标,也是判断该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标准。而建新化工的综合毛利率水平才能真正反应公司的盈利水平,“虽然公司近期主营产品的毛利显著增加,但其综合毛利率还处于化工行业的平均水平。”根据今年一季度化工行业的数据,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主营业务厂商的利润总额295.29亿元,同比增长高达166.79%。而在经济环境有所改善的前提下,建新化工的毛利率仍在低位徘徊。
      
      行业潜在风险
      
      除了综合毛利率偏低的问题,建新化工还存在原料价格下降滞后以及环境污染等“硬伤”。
      
      建新化工主要产品毛利率在2009 年度均创出历史新高,其中间氨基产品的毛利率为34.15%,2,5 酸产品的毛利率为33.16%,间羟基产品的毛利率为32.26%。这其中既有公司通过技改降低生产成本的因素,也有公司利用优势市场地位滞后于原材料价格的下跌下调产品价格的因素。从行业规律来看,任何产品的利润水平都不可能永远保持增长,公司现有产品的高毛利率存在难以维持的风险。
      
      此外,对于化工产品厂商,处理废弃物是公司成本的一部分,也是难点。从长期来看,随着国家环保要求的日趋严格,对提高行业壁垒、巩固公司的市场地位有促进作用,但短期来看,环保治理成本的提高,可能给公司的盈利水平带来一定影响。但对于这个影响因素,一方面,公司通过加大环保设施的投入与工艺技术的改进,实现清洁化生产和污染物的达标排放;另一方面,通过加快绿色环保型产品开发与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实现生产过程中各种资源的综合利用,使污染物的排放量大幅减少。目前,公司的环保水平处于同行业先进水平。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