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企业资讯 > 或嫁接沃尔沃技术吉利新能源项目有意落户山西
或嫁接沃尔沃技术吉利新能源项目有意落户山西
  • www.chemmade.com
  • 2010-04-21 09:17:46
  •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招商局负责人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吉利汽车集团初步确定在晋中榆次区建设4000亩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目前双方的合作已经基本没什么障碍了,只要拿到批文,吉利新能源基地项目将尽快启动”。

       就在外界仍对沃尔沃中国项目落地何处而猜测不休时,吉利集团却在悄然进行着“大吉利”版图的扩张。《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日前独家获悉,吉利集团占地4000亩的新能源基地或将落户山西晋中榆次区。

       尽管吉利相关人士对这一消息不予证实和评论,但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招商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证实了吉利确实有意在山西落户,并表示吉利已经多次组团到晋中考察,双方基本合作意向已经敲定,目前正在等待政府部门的审批。

       据接近吉利沃尔沃项目的知情人士透露,吉利新能源基地项目如果最终落户晋中,将嫁接沃尔沃先进的新能源技术。在保证沃尔沃独立运营和尽快实现盈利的前提下,借沃尔沃技术大力发展吉利品牌同样是吉利收购沃尔沃的重要战略目标。

       三次考察情定晋中

       相对于其他汽车企业,吉利的新能源规划颇为低调,但其暗地里却不断加大新能源产品的研发和投入。其中,依托吉利汽车研究院、吉利汽车技术中心及上海新能源研究院的技术支持来投建新能源基地即是吉利新能源战略中的重要一环。

       吉利集团副总裁兼吉利汽车研究院院长赵福全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说,目前吉利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纯电动车型技术基本成熟,部分车型已经可以实现量产,新能源基地的建设也将随之提上日程。

       自兰州基地扩产之后,吉利把目光投向了另一个中西部城市山西晋中。晋中市在甲醇燃料方面的优势是赢得吉利青睐的重要原因。《每日经济新闻》了解到,早在去年2月,晋中市相关部门就与吉利方面有所接触,并在4月份的上海车展期间进行了进一步会面。

       据了解,由于在土地方面的分歧,双方的谈判在一开始并不顺利。吉利方面提出的高额政府补贴和低价买地的请求并没有被晋中市政府接受。2009年5月20日,双方终于在土地、资金等重要问题上基本达成一致,吉利随即两次派出由吉利集团副总裁毛勇带队的代表团赴晋中进行实地考察。今年2月23日,在吉利收购沃尔沃基本确定的情况下,由浙江吉利集团总裁杨健带队的项目考察团第三次来到山西晋中榆次区考察,并就吉利集团新能源汽车项目厂址规划及用地情况最终达成了一致。

       据晋中市榆次区招商局负责人介绍,吉利汽车集团初步确定在晋中榆次区建设4000亩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项目投产后将成为山西汽车产业龙头,吸聚汽车产业上下游行业落户晋中,打造山西省最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

       “目前双方的合作已经基本没什么障碍了,只要从国家拿到批文,吉利新能源基地项目将尽快启动。”该负责人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说。

       或将嫁接沃尔沃技术

       “吉利是吉利,沃尔沃是沃尔沃。”尽管李书福多次强调吉利和沃尔沃两大品牌的独立性,但借助沃尔沃技术反哺吉利品牌却是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最大收获。

       据接近吉利沃尔沃项目的知情人士透露,相对于沃尔沃的品牌价值,沃尔沃先进的技术更是吉利极为看重的资源。吉利将掌握沃尔沃全部的轿车技术,并获得部分福特汽车技术的使用权,按照吉利和福特达成的协议,这些先进技术的相当一部分将可以在吸收消化后嫁接到吉利品牌旗下的产品上。

       新能源技术更是如此,李书福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福特和沃尔沃这十年来花了上百亿美元研究新能源技术,这将是吉利取之不尽的财富。“从发展趋势来看,新能源汽车是世界汽车工业的未来,沃尔沃的新能源技术缩短了吉利在这方面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吉利集团一位高层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吉利DSI国产工厂将在山东济宁、湖南湘潭和重庆铜梁陆续投建,加上现有的临海、路桥等八大基地以及筹划中的晋中新能源基地,借助收购沃尔沃扩张“大吉利”版图或许才是李书福最终的目的。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