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企业资讯 > 东岳全氟离子交换材料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奖
东岳全氟离子交换材料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奖
  • www.chemmade.com
  • 2012-02-21 10:05:10
  • 中国化工制造网
  •     中国化工制造网讯  2月14日,山东东岳集团全氟离子交换材料制备技术及其应用项目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该项目技术处于国际最前沿。17日又传喜讯,国产全氟离子膜的推广应用取得新成果,在上海氯碱化工有限公司、中盐常州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鲁北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苏华集团张家港有限公司等8家氯碱企业的应用表明,装置运行平稳,综合性能媲美国外同类产品。
       
        我国现有氯碱装置规模超过3000万吨,成为全球第一氯碱生产大国。全氟离子膜氯碱技术与过去的氯碱技术相比,具有环保、节能和提高产品品质等突出优势。离子膜是氯碱工业核心设备电解装置的核心材料,东岳离子膜产业化前,100%依赖进口,成为制约我国氯碱工业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的瓶颈。从1980年开始,国家组织全氟离子膜攻关达30年之久,几代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为此付出了巨大心血。
       
        东岳集团自2002年开始,充分发挥产业链和技术研发优势,与上海交通大学联合攻关离子膜技术。基于国外对全氟离子交换材料及其制备技术的高度垄断和对中国的严格封锁,项目组在继承前几代科学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基础原材料出发,从基础理论研究开始,经过近10年的探索与实践,最终系统解决了全氟离子交换材料的关键科学、技术、工程和装备难题,突破了全氟离子交换树脂、全氟离子交换膜、各种含氟功能化合物的制备技术,并形成产业化生产技术。
       
        全氟离子膜技术是完全的自主创新成果,形成了150多项授权发明专利。2009年9月,氯碱工业用大面积全氟离子膜下线,实现产业化,并于2010年6月30日成功应用于万吨氯碱装置,实现了市场化应用,迈开了国产化替代脚步。至此,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全球第三个拥有氯碱离子膜核心技术和生产能力的国家。
       
        目前,国家发改委已决定在5年内淘汰出于战略安全仍保留的落后石棉隔膜氯碱生产装置,全部改造成先进的离子膜氯碱装置,这对我国产业增效、节能减排等具有重大意义。这项技术还成为全球创新亮点,引起了世界广泛关注,欧盟、加拿大等都积极探寻在这一技术领域进行合作。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