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工制造网讯 在中石化、中海油频频下注电动汽车领域之际,中石油却依然不为所动。
2月25日,记者了解到,在中石油集团最新的新能源业务发展规划中,电动汽车充电站并未被列为重点发展方向。
据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发展战略所所长张卫忠分析,“煤层气、生物燃料仍将是(中石油)新能源发展的大方向,它们与集团的主营业务比较接近。目前,集团可能不会大举进入像电动汽车这样离产业链比较远的新业务。”
中石油表示,将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发展绿色低碳能源,重点发展煤层气,规范有序发展生物能源业务。事实上,这与该集团一直以来的新能源发展战略一脉相承。
从前几年开始,作为天然气接续能源的煤层气就被中石油纳入了重点开发名单。
据中石油煤层气公司总地质师李景明对外介绍,中石油可供煤层气勘探开发的面积已达16.1万平方千米,拥有煤层气资源约16.48万亿立方米,占登记区块资源总量的69.6%。
目前,中石油在沁水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东缘两个高、中煤阶含煤盆地开展了煤层气规模勘探开发。另外,中石油在新疆、贵州、湖南和河北等省还有大量的可供煤层气勘探开采的外围区块,其中,新疆准噶尔盆地南缘地区和吐哈盆地沙尔湖地区的低煤阶煤层气勘探已投入一定的工作量,取得了一定成效,为未来中石油煤层气勘探区的接替奠定了基础。
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专家表示,“在过去一年,中石油煤层气实现了规模开发和规模化管道输气。”
2009年9月10日,山西沁水煤层气注入西气东输主干线,日供气量为50万立方米,占西气东输总供气量的1%。预计到2010年底,中石油将在沁水盆地建成年产30亿立方米的煤层气生产能力。
另一方面,中石油也正在有条不紊的发展生物能源业务。
目前,凭借早年在吉林的布局,中石油已建成50万吨的乙醇项目。
中石油石化研究院一位人士告诉记者,“中石油正在展开非粮燃料乙醇的关键技术攻关,以实现生物能源业务高起点、跨越式的发展。”
同时,中石油还投资近1.8亿元建设一套6万吨/年规模的生物柴油示范装置。
中石油在新能源发展方向上的选择,与国际能源公司近年来的战略发展动向不谋而合。
张卫忠指出,“国际大石油公司在保持现有业务领域技术领先优势的同时,注重发挥自身积累的技术优势,有选择地推进新领域的发展。”
在他看来,这些跨国石油巨头进军新业务的突出特点之一就是“总体上更关注替代燃料业务拓展,如BP、道达尔、雪佛龙等公司重点推进生物燃料项目。”
壳牌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2002年,壳牌开始与加拿大Iogen公司合作研究从植物废弃物中提取乙醇。6年后,壳牌将其在生物燃料公司(Iogen)中的持股比例由26.3%提高到50%,此外还与6所大学建立了新的伙伴关系,共同开发生物燃料。
去年,壳牌在加拿大的纤维素乙醇示范装置投入使用,该装置的乙醇月产量可达4万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