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电企业正在想方设法填补铀供应缺口。
路透中文网8日报道,中国广东核电集团(中广核)拟斥资7.56亿英镑(约合人民币80.48亿元)收购在伦敦上市的Kalahari Minerals,以寻求铀的新来源。
7日,Kalahari公告,中广核旗下企业中广核铀业发展有限公司(中广核铀业)已提出每股2.9英镑的可能出价。Kalahari称,若中广核铀业最终基于这一拟议条款提出报价,将建议股东接受。
与力拓的联系
Kalahari所拥有的主要资产是Extract Resources Limited。近43%的控股权,后者在澳大利亚上市,并在纳米比亚拥有铀矿勘查许可证。
8日,Extract建议股东暂时不要采取任何行动,公司的独立董事将考虑上述收购提议的潜在影响。
力拓持有Kalahari 11.5%的股份,并持有Extract 14%的股权。
Kalahari在7日的交易中大涨9.51%,8日又高开逾3%,达到每股2.9英镑以上。
中国铀供应缺口
“中国的铀供应缺口正在逐渐扩大。”东海证券核电行业分析师徐缨昨日一语道出最新交易的动机。
据了解,铀的成本一般占一座核电站总投资的3%~5%。此次交易的主角——中广核是中国核电的先行者,眼下正在核电行业“跑马圈地”。
中广核官网资料显示,中广核现拥有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一期、岭澳核电站二期1号机组共500万千瓦的在运行核电机组。岭澳核电站二期2号机组、辽宁红沿河核电站一期、福建宁德核电站一期、阳江核电站、台山核电站一期、广西防城港核电站一期共19台核电机组,已经国家核准,其中16台核电机组已开工建设;湖北咸宁核电项目、辽宁红沿河核电站二期、广东陆丰项目一期共6台核电机组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截至2011年1月底,中广核拥有总资产约2025亿元,净资产约627亿元。
建设者当然不仅是中广核。新华海外财经引述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去年的数据称,去年有两座核反应堆上线,使中国运营的核反应堆达到13座,发电装机容量达10.8千兆瓦。中国计划在2020年之前建成60多座核反应堆,每座核反应堆投入运行需要400吨铀。
徐缨提供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到2020年,中国的铀年需求量将达到2万吨,而自产的铀供应量仅为2400吨。中国的铀矿资源大约有200万吨,但目前的开采能力仅为每年750吨。
中国四出寻铀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钱智民3月8日在接受采访时称,中国未来十年内建设数十座核反应堆的计划意味着,中国将在2030年前赶超美国,跻身全球最大的铀消费国。钱智民此前曾任中广核董事长。
传统上,铀需求主要来自美国、法国和日本。但这一局面已在发生变化。海关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的铀进口量为17136吨,为2009年的三倍。
事实上,中国企业一直在四处寻找可靠的铀来源。外界担心,铀价会因中国需求而飙升。
大宗商品咨询机构——英国商品研究所(CRU)今年2月预测,中国对铀的需求激增,将催生一轮长达十年的牛市,将铀价推高至创纪录高位。
过去8个月,铀价已上涨了75%。CRU的希斯科克(Ian Hiscock)说:“几十年来,铀一直处在低投资、低价格的状态。现在我们认为,未来五年将是核能市场和铀行业非常活跃的一段时期。”CRU称,铀价可能会在2015年至2017年升至创纪录高位。
“到那时,所有中国在建反应堆的影响将达到顶峰,供应形势将变得极其严峻。只消一两个大型开发项目遇到问题,铀价就可能出现非常猛烈的上涨。”CRU的麦康(Philip Macoun)说。
CRU表示,由于多年来对新矿投资不足,铀供应将很难跟上需求的增长。CRU指出,次供应源的供应量下滑将会加剧这一趋势。次供应源包括政府储备和退役的前苏联核弹头等,在2010年其占到铀供应量的26%,但到2020年将仅占13%。
英国金融时报称,预计俄罗斯将在2013年不再出售通过削减核弹头生产的高浓缩铀。这些铀一旦用完,矿山供应可能就满足不了需求。开发一座铀矿可能需要10至15年时间。
未来十年铀采购计划
对中国需求推动铀价飙升的担忧,钱智民不以为然。
钱智民认为,中国采购燃料的前瞻性规划,意味着中国需求的增长不会导致铀价在全球范围内飙涨。钱智民称,中国目前正在制定未来十年的铀采购计划。
此外,钱智民表示,核能或在2020年前向中国的电力产出贡献7%~8%,高于政府5%的目标。眼下,这一比例不到2%。
对于当前铀价,徐缨说,国际铀市场对中国核工业发展以及铀需求的上升已经消化,类似中国核电企业收购铀矿对市场价格的影响不会很大。徐缨预计,短期铀价可能会盘整,但中长期看涨。
徐缨比较关心眼下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在“两会”闭幕后,“十二五”规划的定稿就将出炉,其中对于中国核工业发展的目标,即2020年的装机容量达到80GW还是86GW(1GW=1000兆瓦=100万千瓦),会不会修订,都会对铀价后期走势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