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大庆石化公司化工一厂9台裂解炉经过1个月技术改造和运行,实现7次装置不停炉平稳切换,首创国内大乙烯裂解炉对切技术,打破大乙烯裂解装置先停后投的常规切换方式,为我国大乙烯装置节能增效提供了可借鉴经验。
按照国家乙烯行业裂解炉常规切换模式,需一台停炉后,另一台再进行投用,切换过程对乙烯装置安稳运行和产量影响较大。大庆石化公司化工一厂每次切换平均影响乙烯产量在40多吨。今年1月,该厂技术人员采取提高装置急冷系统负荷、稳定压缩机组负荷等措施,在保证原料不变的前提下,在乙烯裂解炉不停炉情况下,成功完成了切换。
他们还对切换过程中装置负荷降低、裂解炉温度波动易造成裂解炉超温和高压蒸汽温度波动等不利因素,制定了有效的削减措施。切换前,他们将裂解炉负荷提高,以降低切换损失,并制定了专项切换操作卡,严格按照工艺步骤操作,避免切换时温度产生大幅波动,同时提前将急冷油塔液位提高,让空冷器处于随时投用的状态,并将备用炉投入蒸汽量降至最低,防止蒸汽量过大造成其他裂解炉超温。采取裂解炉对切模式,相比常规停炉切换每次可降低对乙烯产量影响10~18吨,这一模式使乙烯装置在高效平稳运行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关键性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