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山东东岳集团全氟离子交换膜工程技术研究重大项目的4个课题日前全部通过科技部验收。被列为山东省高新技术一号工程的国产全氟离子膜关键技术、工程放大技术及装备技术的完成,并进一步在万吨级电解装置上成功应用,打破了我国氯碱工业长期受制于人的历史。
由国内氟材料、膜制备及氯碱装备等领域的11位全国知名专家组成的验收组,日前现场考察了山东东岳集团离子膜生产装置和国产离子膜装备的首套万吨级氯碱电解装置,一致认为全氟离子膜关键技术研究、全氟离子膜增强材料研究、全氟离子交换膜工程技术研究、燃料电池膜电极关键技术研究4个课题全面完成了考核指标,所制备的全氟离子膜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该项目研发过程中共申报发明专利172项(其中国际专利7项),已获授权44项。
专家组指出,我国氯碱工业规模和实际产量居世界第一,支撑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此前离子膜法氯碱工艺的关键部件——全氟离子膜生产技术被国外垄断,是我国化学工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安全运行的重大隐患。研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氟离子膜工程化技术,实现全氟离子膜的国产化,是我国化工领域三十年迫切希望解决的重大难题。山东东岳集团与上海交通大学于2003年实施了校企联姻。2004年5月,全氟离子交换膜材料研究项目被国家列为“863计划”重大项目;2005年9月,离子膜项目被列为举全省之力支持的山东省高新技术一号工程;2006年12月,全氟离子膜工程技术研究被列为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在科技部和山东科技厅的大力支持下、在化工界的共同努力下,项目组于2009年9月22日成功完成了全氟离子膜生产线,1.35米宽的工业规格全氟离子膜成功下线,一举打破国外垄断;2010年6月30日,东岳离子膜在万吨氯碱装置上应用成功,成为中国氯碱工业发展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