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2时30分,广州石化原油码头在商检等人员的共同检验下,希腊籍油轮领袖(OLYMPIC LEADER)实现了干舱,不仅提升了广州石化原油码头油轮的卸净率,而且增加了收货量。
3月5日19时30分,希腊籍油轮领袖(OLYMPIC LEADER)装载13.2万吨萨杜恩原油靠泊在广州石化原油码头。22时06分,海关、商检、码头三方一起完成了对本港货物的检验和计量工作。在对其他所有非本港的货舱进行检验时,发现上一港卸货的朱比利原油的货舱中还存有大量残油。
为什么朱比利原油在上一港卸完货后剩下了这么多的残油?是原油本身的问题还是船方的设备有问题?码头调度向船长仔细询问了上一港的卸货经过。通过问询,码头方得知朱比利原油产自非洲加纳,由于该国对开采后的原油处里能力不足,部分原油存在含沙、含泥、含水等情况,经过长距离运输,可能有油泥沉积在舱底。如果没有足够时间洗舱,或者所在港口吃水没办法调整合适,就不能把这些油泥卸干净。该船在上一港靠泊时受到大雾影响,很多船舶排队等候靠泊,没有足够的时间洗舱,导致卸货后的残油较多,船方设备和操作没有问题。
“既然船上设备没问题,我们码头也有足够给船方洗舱的时间和吃水条件,是不是可以把把这些残油卸下来,让这艘船干干净净的出境呢?”码头长第一时间把相关信息上报给代理方联合石化和收货方广州石化公司。
卸下其他港口剩下的残油涉及到报关地不同、货主不同、船东相关合约要求不同等问题,沟通协调存在诸多困难。
“残油价值不菲,这些原油都是中方购买的,既然已经入境,困难再多也要想办法解决。” 面对困难,广州石化计划经营部原油计划高级经济师龙琼玲说。
3月6日16时30分,通过联合石化运输部、联合石化英国分公司、广州石化计划经营部、华德石化公司等单位和部门近6个小时的紧张工作,本港利用萨杜恩原油对朱比利残油进行洗舱的各种问题被逐一解决,船方据此制定了新的洗舱计划并上报码头确认。
3月6日22时30分,在相关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船方大副向码头报告洗舱作业完成,这标志着不仅本港的萨杜恩原油完全卸干净,而且上一港残油也彻底卸干净。
经测算,通过洗舱作业共收回残油1254桶,按油轮上不含水油泥最低50%出油率核算,至少“刮回”效益20万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