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墨西哥湾发生油井爆炸事故 海上采油前景堪忧
墨西哥湾发生油井爆炸事故 海上采油前景堪忧
  • www.chemmade.com
  • 2010-09-13 14:07:25
  • 第一财经周刊
  •    BP漏油事件之后,另外一起油井爆炸事故让海上采油的前景再度岌岌可危。

      9月2日,波光粼粼的墨西哥湾上再度传来让白宫和能源巨头们心悸的消息:一场大火和爆炸再度吞噬了隶属于海洋能源公司(Mariner Energy Inc.)的一座采油平台。

      更换CEO、出售资产、设立赔偿基金、甚至每周要花500万美元广告费来修补形象,BP为自己和海上采油所作出的一切努力都有可能付之东流。

        最新的爆炸地点位于BP事发油井以西200公里。该钻井平台其时正在检修,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平台突然燃起大火,平台上所有13名工人跳海求生。随后,数架直升机及海岸警卫队的快艇被派往事发现场,扑灭了大火,所有人员安全撤离,而且现场未发现明显漏油现象。

      尽管这次爆炸事故不会和上次一样导致大规模生态灾难,但考虑到美国的禁令可能不减反增,对未来石油供应短缺的担忧再起,9月6日纽约原油近月期货上涨1.5%。但从长期看来,由于美国原油产量并不大,不会对国际原油供应产生更多影响,但海上采油—传统石油企业的最新生财之道很可能就此一蹶不振。

      出于环保考虑,美国政府在过去20多年一直执行近海采油禁令。只是在3月份,奥巴马表示,作为长期目标,美国应更多依赖于自产的清洁能源,实现环境保护与能源需求的平衡,但作为近期目标,美国必须开发更多的近海油气资源。

      剑桥大学能源研究协会则预计,如果奥巴马对于海上采油的提议全部兑现,到2020年,美国的石油供应将有40%来自海底。但灾难来临,海上采油面对新一轮环保人士的质疑—不会对降低油价和增强能源独立起作用,只会破坏海岸、海洋生物以及沿岸旅游经济。

      近十年来,全球超过1亿吨储量以上的重大油气发现超过60%在海上,其中一半以上在深海。为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深海石油开发无法停步。但勘探门槛与安全投入的限制性条款会越来越严苛,可能推高深海采油成本。

      7月,埃克森美孚、雪佛龙、荷兰壳牌和康菲石油公司共同出资10亿美金组建一家非盈利性公司,公司将设计、运营一套快速应急系统,以搜集海面的原油。这套系统将为类似事件作出完善的解决方案。但这不会改变石油日益减少的现实。

      也许油井爆炸能够在改变海上采油命运的同时,也会加快新能源的投资和开发,人类或许会因祸得福,但这样的警示还是不要再来一次了。

      海上采油历史

      世界上已探明的海上石油储量占地球石油总储量的25.2%,天然气储量占26.1%。

      1897年

      美国最先在加利福尼亚州西海岸用木栈桥打出第一口海上油井。

      1940到1960年代

      随着焊接技术和钢铁工业的发展,海上油气开采扩大到30米水深的海域,现在则能达到1500米深。

      1960年代后

      目前世界上有近千座海上石油平台,遍及世界各大洋。1980年代时,海上勘探的国家已逾100个。近30年中,海洋原油产量的比重在世界总产油量中增加了1倍。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