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医药流通十二五规划将出台 行业兼并重组更趋明显
医药流通十二五规划将出台 行业兼并重组更趋明显
  • www.chemmade.com
  • 2010-09-02 10:03:50
  • 南方都市报
  •   自商务部接管医药流通行业以来,行业将如何发展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据悉,由商务部市场秩序司编制的《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 2015年)》(征求意见稿)已于8月中旬发到行业协会和专家手中,目前仍处于征求意见阶段。
      
      而商务部人士此前也表示,规划最快今年第三季度出台,9月成为一个值得期待的时间节点。今年以来,以国药集团为代表的医药流通央企正在掀起一轮在医药流通行业的并购潮,九州通IPO顺利过会,医药流通业将迎来大洗牌。
      
      政策加速兼并重组
      

      中国医药管理协会副会长牛正乾表示,医药管理协会和中医药商业协会正在完善具体条款。针对行业现状,对药品流通企业兼并重组给予政策支持,提高行业集中度将成为规划重点工作之一。
      
      据知情人士透露,规划的总体目标是按照国家医药改革总体指导方针,完善国内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在规划草案中,关键词是“兼并重组”、“引导做大做强”、“平稳过渡”、“发展现代物流”。具体来说,鼓励医药流通企业兼并重组,引导医药流通企业做大做强,培育国家级、地市级医药流通企业龙头航母。
      
      根据中国医药商业协会统计,目前中国前三名医药商业企业国药控股、上海医药、九州通占医药市场销售额的比重在逐年提升,从2007年的19.2%上升到2008年的20.1%。
      
      药品流通行业多、小、散、乱的局面已经成了共识。商务部市场秩序司副司长温再兴曾表示,药品流通行业最大的问题是市场集中度低,提高行业集中度迫在眉睫。
      
      新医改以来,围绕医药流通领域的改革步步推进,自从商务部接管后,行业整顿的呼声越来越高。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在2009全年工作会议上特别明确了药品流通管理将成为2010年的工作重点。此后,商务部紧锣密鼓召开多次会议,制定药品流通行业标准,确定准入门槛。首次将医药行业纳入产业损害预警机制等,为药品流通行业整合做准备。
      
      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接受南读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几年,以国药集团为代表的医药流通央企正在掀起一轮在医药流通行业的并购潮;以上海医药、南京医药、广州医药为代表的地方流通企业龙头开始枕戈待旦,牢牢把握区域优势;以九州通为代表的民营商业企业正依靠资本投入,建设自成一体的医药物流体系以抢夺先机。
      
      行业内外围资本加速布局
      
      郭凡礼指出,从新医改的情况来看,新医改在医药行业的各个环节都是对“大企业、大集团”有利的,新医改的推行也是我国医药行业进行洗牌的一个导火索。而不仅是医药流通领域内部的企业加速布局,外围资本也正强势进入,为医药流通领域的兼并重组推波助澜。
      
      创业投资与私募股权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0年7月中国创业投资暨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共发生投资案例33起,生物技术、医疗健康行业9起投资案例居首位。此外,截至6月30日,今年共披露生物技术、医疗健康行业并购案23起,其中披露金额的案例20起,共涉及金额2.26亿美元。其中医药流通领域的并购案5起,4起披露了金额,共涉2102万美元。在并购数量上,同比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继制药工业企业之后,资本伸向医药流通领域。7月中旬,国内首只医疗健康产业投资基金强势进入医药流通领域,分别有两家公司获得投资,鹭燕(福建)总共获得厦门建行及建银国际医疗产业基金1.5亿元战略投资;河北乐仁堂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亿元。
      
      签约仪式上,建银国际、建银医疗基金董事长王贵亚表示,建银医疗基金除了能提供医疗专业增值服务外,还将为符合发展方向的药品流通企业提供全面金融服务及增值服务。
      
      郭凡礼表示,新医改的效应可能会在接下来的3-5年内显现。这期间我国医药行业的投资重点和新兴热点将在生物制药、植物药等“绿色领域”,发展的重点将会侧重在医药流通行业。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