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制药业洗牌加速 研发创新型药企将涌现
制药业洗牌加速 研发创新型药企将涌现
  • www.chemmade.com
  • 2018-07-10 08:56:40
  • 证券时报
  •   6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有序加快境外已上市新药在境内上市审批,“进口替代”而非“替代进口”,加上持续降价等政策,制药业洗牌就此加快。

      从数据看,预计5年内,一大批制药企业将淘汰出局;10家以内市值超千亿的大型药企集团将形成、壮大;一批研发创新型的中小企业将涌现;疫苗企业等一些细分行业企业也将获得较好的发展。

      医保支付压力下扶优汰

      劣和降价是长期趋势

      已上市的进口药要加快上市,在研发的进口新药要与国外同步上市。这是去年以来,国家药监局审批的新思路,目的是让优质药品尽快上市,而不管是进口药还是国产药。在国外新药加快进口的背景下,跨国药企的销售增速和市场占有率会提高,对本土药企形成挤压。

      国家药监局的这些做法是去年以来政策的延续。去年正式实施的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和优先审评制度,目的就很明确,鼓励国内药企发展创新药和高端仿制药,逐步淘汰临床价值低的仿制药。

      另一方面,药价逐年下降已是强趋势,低端仿制药企业以价取胜的策略将逐渐失效,难逃被市场淘汰的命运。

      据国家食药监总局《2017年度食品药品监管统计年报》,截至2017年11月底,全国共有原料药和制剂生产企业4376家,较2015年11月底减少了689家。即使如此,还有99%的药企是仿制药企业,近17万个药品批文,95%是仿制药。

      在目前的市场态势下,本土药企只能以生物类似药(生物制剂的仿制药)等高端仿制药取胜市场。

      2017年销售额最高的10个抗癌药基本都是从国外引进的,但除了3个品种未仿制外,本土仿制药与原研药分享了巨额销售额,甚至市场占有率超过了原研药。

      从目前最热门的6个单抗的国内仿制药进展来看,除了依那西普外,利妥昔单抗等5个单抗还未有仿制药上市,而仿制走在前面的企业,除了复星集团(复宏汉霖)、齐鲁制药等大公司外,还有信达生物、神州细胞等中小型创新企业。从目前的进展来看,3年内,上述5个单抗的仿制药会陆续获批上市,并谋取高额销售。

      顺着高端仿制药和重磅创新药的思路整理发现:几家大型医药集团或受益于中国巨大的医药市场,并依靠高端仿制药和重磅创新药获得较好的发展。

      复星医药、中国生物制药、石药集团等上市公司最有希望与恒瑞医药组成中国制药业第一梯队,华东医药、科伦药业等将有望冲击第二梯队。

      有疫苗企业存在进入第一阵营可能

      疫苗是医药工业中的高端子行业,有医药业的皇冠之称,除了进入门槛高之外,还有两个明显的特点。

      一是有广泛的人群基础,疫苗特别是独家品种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二是销售模式简单。目前,我国疫苗分一类和二类,一类疫苗为国家采购;二类疫苗为自费,由各省疾控中心招标,县级疾控中心采购,并且,销售环节的加价一般不超过15%。因此,销售费用低,净利率较高,一般能达到50%以上。

      经过多年的沉淀,我国有多个二类疫苗进入快速增长或即将上市的阶段。而我国真正上市的纯疫苗企业只有华兰生物、康泰生物、智飞生物、长生生物4家,未来5年内不排除其中有企业进入我国医药工业第一、第二阵营。


      中国化工制造网将随时为您更新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资讯动态。

  • 文章关键词: 制药业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