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原油:供给再平衡实现后的市场演变
原油:供给再平衡实现后的市场演变
  • www.chemmade.com
  • 2018-04-27 09:42:00
  • 期货日报网
  •   一、供给再平衡下的原油市场

      4月19日消息,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和非OPEC联合技术委员会认为:全球原油供给过剩的情况已经基本消除,3月份发达国家原油库存较五年均值高1200万桶。OPEC及盟友减产协议的目标是:将发达国家原油库存降至五年均值水平。如今,这一目标有望在二季度真正实现。

      目前,全球原油消费量为9850万桶/日,略高于产量;全球产量约在9840万桶/日。此次,OPEC及盟友减产的执行率强(达138%),直接导致了全球原油市场的库存呈现缓慢下降的格局,同时亦得到了全球油价的正向反馈。

      从WTI原油市场看,2017年6月份,油价在夏季消费旺季前降到了一个低点(42.77美元/桶),呈现反季节特征;随后,在减产累积效应、地缘政治风险、季节性需求增长等多因素交替推动下,WTI油价呈现波动式上升,且不断创出新高,并突破了60美元的心理大关。2018年4月20日WTI原油收在66.61美元。如此看来,在长达近一年时间的涨势中,WTI原油上涨了56%!

      当全球原油供给再平衡的目标实现了,那么,OPEC的减产协议将何去何从?全球油价将如何演变?以下就主要矛盾方面做些分析。

      二、影响原油市场各因素分析

      1、地缘政治因素

      地缘政治风险依旧主导着当前的原油市场,因其影响主要是供给中断或减产等。

      打击叙利亚局行动暂告一段落。如果仅是这一个因素,那么,原油的风险溢价将很快消失。

      然而,中东局势十分复杂,市场主要焦点又落在:5月12日伊朗核协议到期后,美国总统特朗普是否重新对伊朗实施制裁?显然,这种可能性较大,概率达到了70%。

      从这点看,5月12日是个重要的时间节点。若是美国退出伊核协议,那么,伊朗或因重新制裁而减少原油产出。目前,市场预计:若英法韩日减少伊朗的原油采购,那么,至少影响其20-40万桶/日的供给量。

      上次,美国制裁伊朗时,伊朗的原油产量从400万桶/日下降至270万桶/日,减少了130万桶/日!如今又重新回到了380万桶/日。可见,制裁与否对供给影响较大。

      还需求注意的是:叙利亚战争的风险只是暂时平静,其背后是美国和俄罗斯在中东利益的较量。市场仍需关注“化学武器”的调查结果。与此同时,5、6月份还有伊拉克和委瑞内拉的国内大选。它们均是产油大国,存在政治风险。另外,沙特和也门的关系也处在危机当中,双方冲突不排除有升级的可能。可见,中东局势不容乐观。

      2、OPEC及盟友减产协议的未来走向

      可以说,以沙特为首的OPEC和盟友俄罗斯的联合减产效果应当是显著的。使得全球原油市场的供求关系趋于紧平衡状态。这超出了当初的预想,且油价呈现趋势性上涨。

      据悉,OPEC3月份减产执行率高于150%,非OPEC执行率高于120%。其中,沙特、伊朗、伊拉克和委瑞内拉等国为减产作出了较大贡献。截止目前,OPEC产量下降了180万桶/日,至3200万桶/日;俄罗斯也减产了40万桶/日,至1090万桶/日。超预期的执行力,导致OPEC产量下降至一年的低点,并暗示全球市场可能紧缩。

      6月份,OPEC将举行半年度能源会议。这又是一个重要的时间点。因为在这个会议上,人们将关注OPEC及盟友的减产协议走向。

      有行业人士称,沙特有意寻求将油价稳定在80-100美元/桶。对此,沙特和俄罗斯希望将减产协议继续延伸至2019年底;或是成立一个永久性的减产联盟,以期联手控制油价。沙特之所以热衷将油价稳定在更高的价格,是因为沙特阿美需要高油价来支撑其IPO。

      不过,市场也有不同的声音。伊朗认为:过高的油价将刺激美国页岩油的大肆增产,并抢占OPEC的市场份额。故此,希望早日结束限产,并体保持油价在60美元/桶。

      当初,OPEC减产的目标是:消减工业化国家的原油库存至接近5年均值水平。如今,这一目标在本季度基本达到。但是,沙特现在的目标似乎是要将油价推至更高的水平。这有背于初衷,也是一种贪婪的表现。

      更高的价格,也意味着:美国页岩油生产商将开足马力生产。近期,美国原油产量首度超1050万桶/日。若是油价长期维持在60美元以上,那么,美国原油产量或许会以更大的步伐增加产量。

      3、从WTI原油库存演变看供求关系

      原油库存下降,增强了油价上行的动力。据美国能源资料协会(EIA)报告,截止4月13日当周,美原油库存下降了107万桶,至4.27567亿桶;并且,汽油和馏分油亦出现了超预期的下滑。

      此次原油库存下降,是近段时期库存上升以来的第一次逆转。预期后期也将如此。

      当前,美国炼厂处在检修季,炼厂产能利用率下降至92.4%。但是,汽油库存的下降表明季节性需求趋于强劲。通常,二季度成品油消费开始回升,尤其是在夏季度假时节。如此看来,WTI原油在7月用油高峰之前,库存存在下降的内在动力。

      WTI库存下降有季节性需求增强的因素;从更大角度看,是全球供给与需求关系改善的结果。

      从供给方面看,OPEC及盟友的减产与美国页岩油增产之间形成了博弈。两者结果基本上是对冲的。然而,需求方面,由于欧美西方国家经济增长良好,加上中国经济相对稳定,因而全球原油需求呈现超预期增长。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预测,2018年全球石油需求将增加170万桶/日,而产量增加仅有130万桶/日。可见,全球原油市场逐渐进入一个消耗库存的周期。

      就未来而言,供给与需求也是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前面,我们讨论过OPEC减产协议的未来几个结果,最好的状态就是保持减产180万桶/日;但是,美国原油产量却处在不断增长的过程中。随着价格高涨,产量亦可能超预期,也可能遭遇运输等条件限制。据EIA预期:今年美国原油日均产量将达到1070万桶,明年将进一步推升至1130万桶。相对而言,全球原油的需求量主要看宏观经济,其增量相对稳定,其变化主要因季节而波动。

      如果有一天,非OPEC原油的增量大于OPEC及盟友的减产量与需求增量之和,或是减产联盟解体,那么,供给过剩又会重现,库存回到增长状态,油价将呈现波动式回落,直至成本区域。

      4、从季节性因素看

      从季节的角度看,WTI原油消费存在两个峰值,一个在2月前后,一个在7月前后。第一个峰值的驱动因素是:冬季燃料油需求旺季;第二个峰值是:夏季属于度假旺季,因而汽油消耗较大。

      从原油历史波动的规律看,年初与年中的这两个时点,恰好是原油价格峰值形成的窗口期。

      2018年年初的季节性高点是在1月25日(65.01美元/桶),随后进入炼厂检修季,价格亦呈现横盘调整的态势。从二季度开始,全球原油需求将逐渐升温,并直至夏季旺季。如今的表现正是如此,期价已经突破了一季度的高点。4月24日WTI原油指数的最新报价为67.46美元。

      2017年年初的高点出现在1月5日,价格为56.85美元/桶。由于之后,通常是WTI原油的消费淡季,因而市场进入调整或回落阶段。

      2018年第一季度,继欧洲和美国炼油厂维修高峰后,全球原油需求将在二季度出现季节性增长。有专业机构分析:从3月到7月,需求量将增加310万桶/日,但成品油供应将落后于需求增长。在如此强劲的增量需求的推动下,叠加地缘政治风险,那么,WTI油价在夏季前将以上涨为主基调。预计高点形成时间在6-7月份。

      三、市场推测:未来格局及波动趋向

      目前,全球发达国家的原油库存基本降至5年均值水平;并且,这种趋势仍将进行下去。如此,在供求基本面偏向多头的条件下,若是中东的地缘政治局势仍不稳定,并且需求在二季度回升的基础上,原油市场将营造一个良好的上涨氛围。以下分几个阶段来推测:

      5月12日,市场期待着美国对伊朗核协议的最终裁定。

      6月份,OPEC将召开半年度高级别部长会议。会议将决定减产协议的最终走向。如此看来,6月份之前,原油市场将在将以上涨为主。

      6-7月份,WTI原油将构筑阶段性顶部,因为夏季旺季的原油采购达到一个峰值。随后,原油市场将步入一个调整阶段,价格以波动式回落为主。


      中国化工制造网将为您持续更新相关市场行情,敬请关注本网行情动态。

  • 文章关键词: 原油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