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多晶硅价格3月涨幅超30% 价格奇高或有投机隐情
多晶硅价格3月涨幅超30% 价格奇高或有投机隐情
  • www.chemmade.com
  • 2010-08-18 09:37:00
  • 中财网
  •   由于下游太阳能电池组件需求旺盛,多晶硅材料和产品供不应求,价格持续上涨。多晶硅价格从今年5月初至今的涨幅超过30%。随着多晶硅价格显著上涨,多家上市公司表示已感受到多晶硅价格回升带来的暖意。
      
      多晶硅价格近期走高得到资本市场热捧,7月份以来,多晶硅股的整体涨幅已经超过30%,且没有任何回调的迹象。分析师预计,多晶硅高价格可望维持到四季度,但也有人认为,产能过剩是下半年的产业隐忧。
      
      现货紧缺卖方市场可望到年底
      
      海外市场的高速发展,使得国内光伏产业景气度快速从2009年的低谷中走出并迅猛提升。从7月初至今,涨至44万-46万元/吨,多晶硅价格半月上涨10%。如果从5月份算起,至今涨幅已经超过30%。据专家预测,短期内国产硅料价格有望进一步攀升至50万元/吨。
      
      且现货市场供应出现紧张的趋势。据记者了解,记者在各种光伏论坛上看到,大量组件厂商都在高价求购多晶硅,一些多晶硅下游光伏组件厂商因为无法获得稳定的多晶硅供给,已经开始向多晶硅生产企业派出采购人员贴近采购市场。在今年初仍是买方市场的多晶硅领域,目前已转变为卖方市场。
      
      光大证券(601788)认为,多晶硅高价最少维持到年底,市场没有利空因素出现的几个月中,多晶硅价格不会出现明显回落,上游环节技术壁垒高,投入大,量产时间长,市场风险高。同时,自2008年中以来,由于预期产能过剩,多晶硅价格大跌,而光伏产业链其他环节的附加值保持稳定,造成下游毛利率显著高于上游,出现短期繁荣。中长期来看,全产业链各环节盈利能力的合理化回归应该是趋势,上游厂家理应享有20%以上的毛利率。
      
      太阳能企业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因为受到金融危机冲击,从2008年第四季度开始,乃至2009全年,我国主要的多晶硅太阳能厂商普遍陷入亏损之中,不少企业不得不闲置部分产能,解雇部分工人以渡过难关。其中,英利绿色能源2009年就亏损了4.6亿人民币;天威保变(600550)旗下的新光硅业和天威英利的多晶硅业务收益也大幅下滑;赛维LDK去年二季度巨亏2.055亿美元;通威股份(600438)甚至因为多晶硅业务亏损而将其从上市公司中剥离……
      
      然而,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市场需求回暖提振,我国太阳能企业的盈利能力逐步恢复,到今年上半年,主要的太阳能企业都实现了较大幅度的盈利。
      
      英利绿色能源今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公司总净营收为24.5亿元人民币,毛利为8.15亿元,毛利率达到创纪录的33.3%。这意味着,英利完成年初给华尔街提供的公司全年毛利率27%到29%的承诺并非虚言。
      
      无锡尚德2010年一季度财报也十分亮丽:总收入为5.88亿美元,同比增长86.3%;江西赛维今年第一季度也顺利扭亏为盈,净收入720万美元。
      
      企业继续释放产能
      
      随着国际市场的转暖,市场需求也带动了多晶硅原料价格的触底反弹。据了解,由于今年光伏产业全行业满载生产,受光伏产业和半导体产业双重需求拉动,多晶硅供应紧张,目前多晶硅价格已经从50-52美元/公斤上涨到60-65美元/公斤。诸多行业一线厂商预计,多晶硅价格将会逐步上涨到70-80美元/公斤。
      
      江西赛维有关人士表示,公司到目前为止多晶硅能够实现的产能超过6000吨,年底可能超过10000吨,但也只能满足公司年需求量的不到一半。英利绿色能源自己有多晶硅原料生产能力,多晶硅价格的反弹和供应趋紧对其影响不大。不过,为了确保今后的原料供应,英利还是于日前投入巨资扩产。
      
      供不应求或有炒作因素
      
      但也有分析师认为目前多晶硅现货价格的波动存在着一定的炒作,就总供应量及需求量来看,多晶硅供应不该有供不应求情况发生,目前看来不乏现货经销商在趁机提高价格。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上半年进口硅料猛增和国内硅料生产企业产能猛增,将给下半年硅料市场带来巨大变数。因为硅料价格目前看来继续上涨的可能性不大,如果硅料价格转头向下,则国内企业必将面临内部价格战。而且在新一轮扩张后,过剩已经成为一个暗藏的趋势。此轮高景气能维持多久很难盲目乐观。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