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石油焦产能分布来看,中石化焦化装置产能仍占首位,但是山东独立炼厂产能正逐步增加,并且增加趋势依旧不变,山东独立炼厂将继续对国内产能影响力逐步加强。
石油焦销售策略对比
石油焦作为炼油过程中的副产品,其主要生产工艺是经过延迟焦化装置,在生产成品油的同时产出,因此其销售策略基本以快进快出,保证库存维持低位不影响成品油生产情况为主要任务。
中石化总部于2010年1月1日成立“中石化炼油销售有限公司”,该公司将以位于上海的中石化沥青销售公司为基础,横向扩充石油焦销售业务,统管全系统24家炼油企业的石油焦业务。整合后,炼销公司一路引领市场,受到国内外石油焦行业高度关注。但是统销过后,市场化程度依旧较强,尤其是受到地炼市场冲击较大。
而独立炼厂石油焦销售策略相对简单,一般以保持较快的出货节奏,因此独立炼厂价格变化频繁,调节价格的主要依据为炼厂自身的库存情况为主,库存高降价促销,库存低立刻涨价。
随着中石化对其下属炼厂进行统销之后,独立炼厂销售虽然进入相对稳定状态,但是也难改其调价的灵活性,其拿货客户亦没有较高门槛,无论是销售给贸易商还是终端生产企业都改变不了独立炼厂销售模式单一的特点。
独立炼厂发展历程
独立炼厂炼油规模不断扩大,而原油指标油配额却并未增加。2000年之后,国家依然严格控制小炼厂,即使对于合法保留下来的独立炼厂企业,国家发改委也不再增加原油指标配额。原料供应不足的问题愈发突出。
独立炼厂在四处寻觅原油的同时,对市场异常敏感独立炼厂发现了焦化加氢装置的商机。延迟焦化装置能够将重质的渣油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分解为汽油、柴油、液化气、石油焦等石油制品,原来无人问津的渣油成为独立炼厂眼中的“香饽饽”。
2001年建设一套20万吨/年焦化装置耗资高达8000万元,高额的筹建费用没有吓退独立炼厂,独立炼厂企业迎难而上,延迟焦化在独立炼厂的完美利用,为独立炼厂解决了原料供应不足的大难题。2002-2007年一系列催化裂化、延迟焦化等重油深加工装置拔地而起,依靠加工重质燃料油的独立炼厂初具规模。
独立炼厂流通体制分析
由于独立炼厂的销售策略是为保证库存的正常化而不影响成品油生产,因此其下游用户的不稳定性彰显无疑,因此独立炼厂更希望与终端生产用户直接对接,减少贸易商的流通比例。
石油焦与终端直接用户之间比例占70%,贸易商比例仅占到30%,随着下游需求体制的进一步完善,贸易比例将继续下降。尤其在终端需求稳定的情况下,石油焦在一定程度上基本属于供不应求状况,这样贸易流通比例更被进一步压缩。
当然在特定的情况下,比如市场不佳情况下,终端生产企业需求量不佳的情况下,在价格跌至一定低位时,贸易商会在特定时间段内大量囤货,此举可能相对提高贸易流通比例。
中石化代销独立炼厂石油焦步伐加快
近几年,中石化先后于2011年和2014年与日照岚桥石化以及湖北金澳科技达成合作,从而完成对石油焦代销权,代销独立炼厂石油焦产品,不仅提高了市场占有率,还创造直接经济效益672万元。
中石化代销地炼石油焦除了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还有效避免了独立炼厂对其市场的冲击,达到了稳定石油焦市场的作用,随着独立炼厂石油焦资源量的逐步增加,这一举措或将继续得到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