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以来,国内甲醇行业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其中2000-2010年,我国甲醇产能维持稳健的增长,年均增长率多集中在15%上方;2010年至今产能增速有所放缓,不过2014年在国内煤制烯烃产业快速发展带动下,当年新增产能增幅仍相对明显,达22.7%;2015、2016年产能增速明显放缓,其中2015年、2016年该数值均普遍较低。
截止稿前,我国甲醇行业涉及总产能突破7900万吨,其中烯烃配套甲醇产能约2100万吨,约占国内总产能27%。
近几年我国环保形势日益严峻,2015年年初,陕西、新疆部分煤化工企业陆续收到环保厅处罚;2016年新环保法正式实施,配合中央第一、第二批环保督察顺利开展至完美结束,期间国内部分煤化工企业再度受到波及。步入2017年,在供给侧改革大背景下,国家对环保监查的力度并未“松懈”,反而监管范围进一步扩大、深度再度加大;并且今年中央两批环保督察开展过程中,对于环境问题突出的地方,环保部将不定期开展督查和复查,且逐步构建以中央环保督查为主,地方环保督查为基础,两者分工不同,对县、区一级环保问题及难点问题均有涉列,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就环保对甲醇行业影响而言,基于我国甲醇生产工艺路线“多样化”特征明显,环保对各类型企业影响力度亦略显差异。其中焦炉气制甲醇企业部分时间受拖累明显,此与该类企业多集中分布在京津冀周边的特殊地理位置及产能体量多为中小级别等不无关系;天然气制甲醇企业牵制力度相对有限,该工艺路线长期受原料成本的波动左右较明显;此外,煤制路线虽占国内甲醇总产能首位,然督查期间部分项目亦难免“环保”影响。
2017年8月15日,受第四批中央环保督察工作开展影响,青海、新疆及山东几地甲醇装置均有被波及,如8月17日附近,山东南部部分装置停车/降负;8月中下旬,青海桂鲁、新疆新业及兖矿新疆等装置被迫停工;期间,四川、鲁南等地下游甲醛、板材需求萎缩骤减。
从近两年华北地区开工来看,整体波动频率较快,且波动范围较大。尤其是在2016年末、2017年四季度,该开工数据降幅尤为明显。其主要原因为:冬季采暖、雾霾频现及国家政府会议等对北方重工业污染企业采取的限产降负举措明显。
今年年初,中央相关部门印发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方案提出:“将对京津冀及周边传输通道”2+26“城市开展为期一年的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此次强化督查是环境保护有史以来,国家层面直接组织的最大规模行动。受此影响,加之采暖季、十九大展开,10月初起河北保定、邯郸及邢台部分焦炉气制甲醇装置逐步进入限产阶段,限产力度围绕在30%-50%展开;山西晋城一带多数企业亦停车。除此之外,甲醇部分相关下游行业,如甲醛、氯乙酸等同样存在局部开降低情况。
2017年对于各行各业是深度考验的一年,以数量和规模致胜的过去发展模式已转向以质量和效益为核心的模式,创新发展、顺势而行已尤为重要,用管理创新、技术创新、营销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及模式创新等等来扩大企业盈利空间,同时更应顺应当前保护环境、安全生产、健康产品等发展大趋势。
未来甲醇行业发展亦不例外,中国甲醇产业转型升级、调整仍在持续,当前去产能、降成本等存量调整早已展开,且新技术、新产业及新模式等增量亦在缓慢形成。”供给侧改革“契合”环保“等政策面在甲醇产业已深入展开,积极响应政策导向,未来行业、企业方能健康有序的持续性发展。
中国化工制造网将为您持续更新相关市场行情,敬请关注本网行情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