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内蒙古建油气管网建设打通“肠梗阻”
内蒙古建油气管网建设打通“肠梗阻”
  • www.chemmade.com
  • 2017-07-31 09:48:12
  • 中国化工报
  •   “为满足石油、天然气以及煤制燃料等能源输送需求,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加快推进油气管网建设,力争‘十三五’期间新增油气长输管道2440千米、输油能力1500万吨、输气能力 657亿立方米、天然气(煤制气)外送能力250亿立方米。”这是记者7月28日从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了解到的信息。

      一直以来,内蒙古液体化学品外运“肠梗阻”瓶颈没有得到彻底消除,严重制约了化工产业发展。据自治区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自治区“十三五”煤制燃料项目新开工规模将达到296万吨、煤制气项目新开工规模达到120亿立方米,包括神华、大唐、汇能、北控京泰、中海油等18个项目。这些项目投产后,大部分产品将销往区外,因此在充分发挥现有运力的情况下,建设外运液体化学品输送管道迫在眉睫。

      为此,内蒙古将统筹兼顾自治区内外两个市场,一方面将积极推进油气外输管道建设,结合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资源开发和全区煤制气项目建设,建成陕京四线天然气管道,适时开工建设鄂尔多斯—安平—沧州输气管道、蒙西煤制气外输管道、兴安盟煤化电热一体化示范项目输气管道等;另一方面,还将统筹全区天然气资源及煤制气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天然气管网,加快推进“气化内蒙古”进程,力争60%左右的内蒙古下属旗县通天然气(煤制气)管道。

      此外,自治区还会重点支持国家跨境油气战略通道建设,推进中俄油气管道互联互通,重点建设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中俄原油管道二线等跨境油气管道。

      内蒙古科技大学资深能源专家李继林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内蒙古油气外输管道建设势在必行,但也必须考虑面临的困难和不确定性。比如当前受油价大幅下跌冲击,煤制油、煤制气企业生产经营困难重重,还有煤制燃料油源和气源不稳定,这些都难以打消投资者的顾虑,导致投资建设管网的积极性不高。此外,中石油、中石化等主要投资主体“ 十三五”在内蒙古均未规划建设新的成品油管道,所以需要国家及地方政府加快细化政策措施的落实并予以扶持。

      据悉,为确保管网建设项目顺利进行,内蒙古将制定出台系列配套措施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对列入规划的管道项目,政府部门要在规划选址、土地 预审、环境影响评估、安全评价、节能评估、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等方面给予支持 ,要将管道建设用地列入土地利用规划。对社会效益明显而经济效益较低的天然气管道及储气设施建设项目,要在投资补助、供气价格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中国化工制造网将随时为您更新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本网资讯动态。

  • 文章关键词: 液体化学品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