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丙烯:市场为何跌至年内最低点?
丙烯:市场为何跌至年内最低点?
  • www.chemmade.com
  • 2017-03-20 09:17:10
  • 卓创资讯
  •   3月份以来,丙烯市场呈现震荡下跌的趋势。山东丙烯主流价格从月初的7800元/吨最低跌至7350元/吨,跌幅达5.8%。2月底,我们在预测3月份走势的时候,认为市场会先抑后扬,上半月市场会相对疲软,下半月市场会逐步回升。从上半月看,市场走势在预料之中,但价格调整幅度出乎预料。那么3月下半月的市场会如预期的回暖吗?

      3月中上旬,丙烯市场持续震荡下行,山东丙烯主流价格从月初的7800元/吨最低跌至7350元/吨,跌幅接近6%。虽然行情走势在预料之中,但价格调整幅度却出乎预料。那么,导致丙烯价格持续大幅回落的主因到底是什么的?

      整体来看,之所以价格出现大幅下滑,主要的原因在于市场矛盾的积累,而价格大跌是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所爆发出来的结果。那么,市场主要有哪些矛盾呢?

      国际油价持续回落

      3月份国际油价也呈现震荡下行走势,尤其是从8号开始,价格跌幅明显扩大。美国原油库存连续增长,且增长幅度远高于此前分析师预期;加之沙特原油产量意外增加,交易商担心欧佩克减产无法缓解全球供应过剩现象;国际油价持续下滑,对于大宗商品市场心态形成较大利空影响,丙烯市场心态自然也较疲软。

      下游聚丙烯市场矛盾重重

      之前我们也曾分析过,春节以来,由于下游终端需求迟迟未有明显恢复,因此聚丙烯市场库存压力持续偏高,石化库存持续维持在百万吨的级别,这就对聚丙烯市场回暖形成了较大的制约。2月底,我们预测3月中上旬将是聚丙烯消化库存的阶段,但是由于库存消化缓慢,而生产又相对平稳,这就导致市场矛盾逐步积累,市场压力也持续上升。

      而就在这时,聚丙烯期货也出来搅局,PP1705期货价格一路下滑,从月初的8600元/吨左右最低跌至8000元/吨左右,跌幅接近7%。就这样,在期货及库存的双重压力下,现货市场终于无力支撑,价格持续下跌。其中聚丙烯粉料价格由8400元/吨最低跌至7900元/吨,跌幅接近6%。

      众所周知,丙烯下游产品里面,对于丙烯市场行情影响最大的当属聚丙烯粉料。3月份粉料的处境可谓“两面受敌”。一方面,聚丙烯粒料价格同样有明显回落,粒料与粉料价格基本持平,这就导致粉料工厂出货困难,库存压力上升。另一方面,聚丙烯粉料与丙烯价差也在缩小,从图3也能看出,9日-13日这段时间,聚丙烯粉料是处于亏损之中的,这就直接导致粉料工厂生产积极性回落至年内最低值。聚丙烯粉料利润及开工负荷下降,对于丙烯市场的利空影响不言而喻,这也是导致丙烯价格大幅下滑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因素。

      后市预测

      截至目前来看,丙烯市场已经逐步止跌并且有小幅反弹,但市场走势仍不容乐观,价格反弹之后出货受阻,市场仍存一定压力。3月中下旬市场将会有好转,但幅度预计有限,下游需求依然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从原油市场来看,近期原油的持续下跌,将减产协议达成以来的涨幅全部回吐。虽然周三原油出现反弹,中止此前连跌势头,但我们认为这种表现尚不足喜。此次原油反弹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技术面的调整需求,恰好适逢美元指数意外大跌,扩大了油价涨幅。但正如上文所讲,原油市场基本面仍旧偏空,这也将限制原油涨幅。利空消息中,又集中表现在减产进程出现波折,沙特、伊朗、伊拉克等国均有增产计划,欧佩克与非欧佩克减产执行率在降低。减产行动是过去近4个月原油市场最大的信心支撑,一旦减产遭遇不测,原油有望将2016年上半年以来的涨幅继续回吐。原油市场不确定性依然很大,仍将对市场心态起到较大的影响。

      从供应面来看,前期检修的工厂如天津渤化、神驰石化等3月中下旬将继续停工;而斯尔邦等MTO装置预计最早也要到月底才能恢复生产;另外,中石油及中石化部分工厂有检修计划。前期,由于市场矛盾过于严重,下游需求的利空影响掩盖了装置检修的利好,加之部分利好提前消化,因此装置检修并未对市场走势起到支撑。如今,市场矛盾在下降,那么装置检修的利好是否能够显现呢?我们只能说,有预期。

      从下游市场来看,关键还是在于聚丙烯。据了解,后期国内聚丙烯装置检修将逐步增加,尤其是3月中下旬装置检修情况预计较多,这将有利于缓解市场库存压力。不过下游终端需求仍有待继续回暖,聚丙烯期货市场能否持续上行也将继续对现货市场形成较大影响。预计近期聚丙烯市场行情有小幅震荡走高的预期,但空间有限;后期随着装置检修的增加以及终端需求的回暖,行情预计仍有上行空间。

      综合多方面的影响因素,预计3月中下旬丙烯市场有小幅回暖预期,山东丙烯主流价格也将重回7500元/吨以上,但月内想要回到8000元/吨以上恐怕可能性不大。不确定因素继续存在,市场仍需谨慎对待。
  • 文章关键词: 丙烯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