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原料轻质化引发化工巨大的供需变化
原料轻质化引发化工巨大的供需变化
  • www.chemmade.com
  • 2017-03-09 09:15:09
  • 期货日报
  •   3月8日由新湖期货在上海主办的第三届中国产业经济(国际)论坛的能源化工产业分论坛上,凯丰投资高级能化研究员刘建介绍了目前页岩油气生产格局、北美轻质化和清洁化以及国内轻质化和清洁化情况。

      刘建表示,页岩油气单井自然衰减率较高,依赖于长期重复再打井,资本支出对产量的影响较大;常规油气成本的大头在于前期勘探,储量替代率和成本是衡量企业开持续性的重要指标;但非常规油气更似加工业,由于地质资料早已摸清,因此成本大头在于开发部分。页岩井的高储量和高衰减率并非源自于其资源属性,而是由于其开采方式;目前可商业开采的页岩油气多为高资源储量和具有一定地址储探资料的区块,如果需要扩展开采区块,前端的勘探成本是不可忽视的。

      “但是从这几年来看,页岩油行业生存能力十分顽强,2014年以后现金流成本开始持续回落,产量也触底回升,半周期的成本降至45美元/桶左右。”刘健说。但是页岩油自开采以来,一直需要烧钱模式维持,因此严重依赖外部融资进行持续输血。2016年上半年开一口新井成本550万美元,根据产量折算真实的页岩油气成本在38.5美元/桶,考虑对WTI和HH的贴水以及管道运费,实际成本在42-45美元/桶左右,但这个成本是在把油服吃干榨净以及商品处于历史大底的背景下。

      在化工方面,由于化工总体量仅有能源的3%,在多数口径中并不被视作“大宗商品”。“但能源行业微小的调整可能引发化工巨大的供需变化。”刘健介绍,目前化工投料轻质化主要包括气头和油头两条路径,前者主要影响烯烃,后者主要影响芳烃。原料轻质化会使得乙烯、丙烯单体增加,而C3以上单体如丁二烯量减少,重整油减少、芳烃增加/持平,其中纯苯减少、PX增加甲苯持平。

      从投产节奏来看,16-18年将是美国乙烷裂解装置投产高峰,17-19年是PDH装置投产高峰,这两种装置投产节奏的错位会让C2/C3比例先大幅上升后小幅回落。国六汽油标准的实施将使得烷基化油份需求量增加,C4缺口在未来几年可能会更严重。芳烃受气头轻质化影响较小,芳烃主要源自于炼油副产,即石脑油重整而非裂解,即便乙烷脱氢大量替代蒸汽裂解致使芳烃下滑,依旧不会对整体芳烃供应产生实质性压力,对MX和甲苯影响尤其偏小。近年来,受益于美国炼厂开工的持续上升,芳烃总产量还有一定上升。2015年汽油需求超预期回升,致使芳烃抽提比例有较大幅度下降,但考虑到汽油长期消费趋势的下滑,以及环保因素限制芳烃是大势所趋,因而长期看汽油不会成对芳烃形成支撑。2016年涨幅最大的产业链:C4、TDI、纯苯,涨幅最大的品种:丁二烯(顺丁)、丙烯酸、甲醇。

      中国在原料轻质化和清洁化方面主要通过三个方面。刘健表示,首先就是优化原料结构,重点控制加氢裂化装置原料干点及尾油收率等,优化乙烯原料结构;其次是优化加工路线,针对焦化路线与沥青路线的边际效益差逐渐增大的情况,适时启动焦化装置,减少沥青产量,起到减污效果;随后是优化产品结构,通过调整常减压装置产出和乙烯裂解炉进料等措施,压减柴油,增产汽油及高牌号汽油比例。美国在原料轻质化和清洁化方面主要通过两种方法,回归重油、重启焦化以及提升烷基化,降低重整。

      “总体而言,2017年原油偏中性,天然气偏弱,油气价差走扩。”在刘建看来,油气价格长期看好,价差将逐步修复,但天然气主产区转换将带来组分的变动,乙烷依旧宽松但LPG略好转。他认为,北美乙烷裂解进入投产时间,轻质化周期逐步袭来,乙烯压力将会逐步体现。而丁二烯价格已足够氧化脱氢,2017年上行空间有限,长期空间仍较大。此外,汽柴变动时近年来对化工品扰动影响较大的因素。而地炼原料调整,但并未真正实现轻质化。
  • 文章关键词: 轻质化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