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供给侧改革下 2017年煤焦行业会经历什么
供给侧改革下 2017年煤焦行业会经历什么
  • www.chemmade.com
  • 2017-03-07 15:19:10
  • 卓创资讯
  •     在今年的两会报告中,供给侧改革仍是煤焦钢行业重点推进的任务之一。从两会报告中的数据显示,去年,也就是2016年间,全年退出钢铁产能超过 6500 万吨、煤炭产能超过2.9 亿吨。尽管数字上与卓创统计的结果略有出入,但供给侧改革确实去得了一系列成果。其中最明显的一方面显现在煤炭市场。


        其中,276个工作日制度对2016年煤炭市场影响最大。


        从效果上来看,煤炭供应量大幅缩减。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1-9月份全国原煤产量24.56亿吨,同比下滑10.5%,煤炭市场供应量由明显过剩快速转变为供应紧平衡。其中上半年时,国内煤炭市场一度出现较为明显的供应缺口。尽管后期先后放开“先进产能”及“重点煤矿”生产,但难以在短时间内缓解市场货源紧张的局面。


        而从结果上来看,则成功扭转了煤炭市场的亏损局面。2016年煤价得以大幅上涨,山西柳林地区低硫主焦煤2016年下半年高点回升至1600元/吨,全年累计上涨1030元/吨,涨幅超过180%。同时,煤企盈利水平提升,2016年年末时,山西地区焦煤平均盈利约在500-600元/吨以上。受成本上涨及供应紧张支撑,焦炭市场年内也出现一轮大幅上涨行情,多数焦企在焦炭上涨过程中盈利情况得以改善,行业整体利润率回升。不过副作用是部分前期面临淘汰压力的小型焦化企业,在这一轮上涨行情中“得救”,焦化行业去产能进程放缓。


        今年的两会再次对煤焦钢行业去产能做出要求。报告中提及今年国家要再压减钢铁产能 5000 万吨左右;煤炭方面则提出退出煤炭产能 1.5 亿吨以上,约占2016年全国实际煤炭产能的0.3%左右,基本在市场预期之内。


        今年来看,煤炭去产能的实际执行效果或仍较为“可观”。一是根据以往经验,预计国内煤炭最终实际淘汰产能数量或大于此数字,可能最终淘汰产能将接近2亿吨。二是“276”工作日制度的实施,由于同时限制了超能力、违规生产等行为,因此276工作日实际执行时压减产量要多于预期。


        与去年不同的是,今年供给侧改革改革中,煤炭市场的最终结果或不及去年。去年对于煤炭市场来说,最出乎意料,也是影响最大一点来自于276个工作日制度。不过有了去年的经验之后,今年煤炭产能释放调节机制更加完善,短时间内煤炭价格大幅异动或供需变化可能不会再次出现。因此,我们认为2017年煤炭市场价格调整空间也相应受限。同时,今年两会中提到,今年去产能扩大到煤电,煤电产能今年要去5000万千瓦。尽管这对煤电来说是供给侧改革,但是作为其上游燃料的煤炭市场需求或将有所减少。


        焦炭市场来看,国家并没有明确提出去产能政策。从卓创统计的数据来看,2016年国内焦炭产能没有进一步增加,年内卓创统计焦炭淘汰产能约在1400万吨左右,新增产能在750万吨左右,全年焦炭总产能在6.7亿吨附近(含兰炭)。焦炭2016年产量在4.49亿吨左右,全年焦炭行业平均开工率约在73.6%附近(不含兰炭),较去年略有下滑。


        根据前期相关政策,焦化行业未来一段时间内,华北、华东等焦炭主产区已禁止新增产能,前期新增产能大多已建成投产,后期新建产能执行减量置换原则,因此未来几年内,国内焦炭产能总体将呈现减少趋势。


        下游钢铁行业去产能政策,短期对于焦炭市场需求相对有限。首先,钢铁行业整体开工率不高,平均在76.3%附近,即便全年继续淘汰5000万吨左右钢铁产能,现有钢铁产能也完全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同时,自去年以来各地政府加大力度淘汰地条钢中频炉,后期部分建筑钢材或将由长流程钢厂取代,反而将提振焦炭市场需求。


        2017年全年来看,预计焦化企业全年开工率将小幅回升,产量增加。全年焦炭产量或在4.51亿吨左右。价格方面,原料煤炭全年价格调整空间缩窄,对于焦炭影响或较去年有所减弱。钢铁行业方面,下游钢市上半年不乏仍维持较强需求,价格支撑。但下半年受房地产、资金、基建等方面因素影响,需求或有所放缓,价格回落。焦炭市场或跟随下游钢材价格运行趋势,上半年3-4月逐渐止跌回稳或小幅上涨,但下游制约下,下半年表现或仍不乐观。

  • 文章关键词: 煤焦行业供给侧改革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