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铜:上下两难 3月将呈高位宽幅振荡态势
铜:上下两难 3月将呈高位宽幅振荡态势
  • www.chemmade.com
  • 2017-02-28 09:32:10
  • 期货日报
  •   虽然智利Escondida铜矿罢工与自由港印尼Grasberg铜矿停产对铜价产生利多作用,但3月美联储加息概率上升,加之国内下游需求持续疲软,基本金属反弹将受到抑制。3月价将在多因素的影响下呈高位宽幅振荡走势。

      美联储将加快加息步伐

      最近,美联储主席耶伦在国会发表半年度货币政策证词,重申等待太久加息是不明智的,等待太久可能要求迅猛加息,这样的决策具有破坏性,可能将美国经济推入衰退。这向市场传递了3月可能加息的信号,并对经济表达乐观观点。从其言论来看,一方面,美联储今年6月以前至少加息1次的概率达到85%,美联储若最早下月加息,可能需要看到比预期更好的数据;另一方面,耶伦将美联储的政策立场称为“宽松”,而今年1月只是“略有宽松”,这种措辞变化意味着,美联储决策委员会FOMC对加息的推断更有把握。

      根据美国当前的经济现状与美联储今年具有投票权的委员即将发生的变动来看,今年美联储或有2次加息,一次在6月,一次在12月。

      中国货币政策风向有变

      从本月央行公布的去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来看,今年的货币政策将略有所变化。央行在描述去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时一改以往“稳健的货币政策”的提法,首次采用“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的表述方式,对于流动性的提法同样由“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变为“保持流动性基本稳定”。这与之前的执行报告存在明显的差异,验证流动性拐点,预示2015年、2016年上半年货币市场较为宽松的局面将不会出现,定调2017年货币政策收紧的态势。

      此外,此次报告的重要关注点之一就是房地产,即货币政策不会只盯住CPI,报告体现了央行货币政策目标从“控通胀”向“抑泡沫”转变。这一转变意味着央行货币政策目标的关注内容已从传统的通货膨胀扩展到 “通货膨胀+资产价格”多个维度,在政策应对方面从一般意义上的货币政策扩展到 “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的双支柱政策框架。

      供应中断事件频发

      2月以来,全球接二连三出现铜矿供应中断事件,先是必和必拓旗下智利Escondida铜矿罢工,而后美国自由港迈克墨伦金公司印尼铜矿停产,此后英美资源集团旗下智利E1Soldado铜矿因秘鲁洪灾而停产,一系列事件干扰全球铜矿供应。

      智利Escondida铜矿罢工与美国自由港迈克墨伦铜金公司印尼铜矿停产持续时间若均为一个月,则全球铜供应将减少13万—15万吨。根据当前最新的资料,秘鲁洪灾对铜矿生产影响有限,英美资源集团旗下智利E1Soldado铜矿按其当前的产能来计算,停产一个月将影响6000—7000吨产量。

      需求缩减忧虑重燃

      铜市需求缩减预期再度升温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中国对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控,二是美国基建规模缩水。

      国内方面,春节前后,随着地方楼市调控政策落地,去年火爆的土地市场明显降温,一、二线城市普遍告别此前的高溢价率,进入低价模式。而从近期中国住建部的表态来看,一方面国内今年将继续实施分类调控,因城因地施策;另一方面将抓好热点城市防过热、防风险工作,抑制房地产泡沫,防止出现大起大落。在国内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控的情况下,铜需求可能出现缩减。

      美国方面,据报道,特朗普团队正在推行大量改革,包括废除“可负担的医疗法案”、税务改革、和移民制裁,这些占用了政府大量时间和精力,因此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可能被推迟。特朗普在去年竞选期间承诺投资1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来修复美国的道路和桥梁,但在和奥巴马政府交接期间,他将这一数字削减至5500亿美元,而今这一基建计划可能推迟进行,投资者对全球铜需求缩减忧虑重燃。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虽然当前供给端状况频出,利好铜价,但考虑到国内下游需求持续疲软、美联储加息频率加快、中国货币政策稳中趋紧、美国经济持续好转支撑美元指数走强等因素的影响,我们认为,3月内外价将呈高位宽幅振荡态势。在操作上,短线适宜波段操作,中长线多单可少量持有。
  • 文章关键词: 铜价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