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上旬,钛白粉价格市场相对冷清,包括下游似乎还没有从过年的气氛中苏醒过来,市场交投气氛比较冷清,
钛白粉并没有继续涨价,延续了一年多的涨价趋势就此就戛然而止了吗?那你可能看到了假行情,目前来看,还不具备降价的条件,加之国际巨头科慕(Chemours)2月6日宣布,自2017年3月1日起,上调北美、加拿大、亚太、拉丁美洲、欧洲、中东、非洲销售的所有Ti-Pure?钛白粉价格,其中亚太地区上调150美元/吨,无论从行业内的市场氛围,还是产业内成本和需求都在高位和复苏阶段,但春节前终端客户已有备货,对节后的需求有所透支,加之前期部分贸易商有低价囤货行为,或此时扎堆抛售,或出现短时间供应量高峰,市场价格或存理论利空可能。目前国内多数硫酸法金红石型和锐钛型
钛白粉的主流报价在15500-16800元/吨和14000-15000元/吨(均含税)。生意社钛白粉分析师杨逊认为:过节气氛逐渐减弱,过了正月十五绝大多数也复工返市了,节日假期似乎打乱了钛白粉涨价的节奏,节后的市场似乎没有那么强的上升势头了,然而,全球都会因为Chinese NewYear的结束逐渐回到生产正轨,生产商的国外优先倾向或使国内钛白粉价格市场重回上升周期。
近日,由国家化工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钛白分中心和钛白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处近期对39家能维持正常生产的规模以上的全流程型钛白粉生产企业(3家氯化法企业、35家硫酸法企业、1家兼具硫酸法/氯化法企业)统计,2016年,39家企业的钛白粉生产总量为2597212吨,相对于2015年的2323012吨增加了274199吨,增幅为11.8%,再创历史新高。此时,有声音说:供给侧改革“去产能”政策下,钛白粉产量不降反升。生意社钛白粉分析师杨逊认为:表面上看似乎有些矛盾,但仔细推敲起来很好理解,首先得搞清楚产能、产量的概念,产能是生产能力,产量则是在一定时间内生产出来的产品的数量。首先,产能和产量,是不同数量级的定义,不能互相比较;其次,供给侧改革的去产能已在近几年初见成效,对于品质、环保等做的非常好的优秀生产商在设备能力允许范围内有实现放开式生产,在行情和走货好的形势下实现产量同比增长也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