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政策助力PC产业发展
2016年4月份《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三五”发展指南》正式发布,《指南》研究并提出了“十三五”行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其最大的亮点是把调结构作为贯穿《指南》的核心思想。
结构性过剩是石化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在常规品种产能过剩严重的背后,相当部分化工新材料产品严重依赖进口,部分产品目前仍处于空白状态。《指南》对化工新材料、现代煤化工和生物化工均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突破目标。
在化工新材料领域,加快空白产品的产业化进程。推进PC(
聚碳酸酯)、PEEN(聚醚醚腈)等工程塑料和茂金属聚乙烯、茂金属聚丙烯等高端聚烯烃树脂及苯基有机硅单体的研发,积极开发卤化丁基、氢化丁腈等具有特殊性能的橡胶和新型热塑性弹性体。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水平,重点突破国产T300级、T700级碳纤维的低成本、稳定化、规模化生产技术,提升聚甲醛、PET/PBT树脂、聚苯硫醚、尼龙等工程塑料的产品质量。突破上游关键配套原料的供应瓶颈,加快发展己二腈、CHDM(1,4-环乙烷二甲醇)等关键配套单体和工程塑料合金,加快己烯-1、辛烯-1等高碳α-烯烃共聚单体的研发,推进高性能聚烯烃产业化。
供应格局演变呈现多向性
2016年嘉兴帝人PC产能重新分配
嘉兴帝人PC商品名称为Panlite?,采用光气界面缩聚法生产工艺。PC生产产能15万吨/年,2条生产线,可生产粒料及粉料。因2015年底新加坡帝人装置停产,2016年嘉兴帝人产能重新规划,分配方式为6万吨/年的粒料和9万吨/年的粉料,粉料主供其下游10万吨/年的PC改性厂所用,2016年全年国内现货市场嘉兴帝人粒料呈现紧缺状态,市场份额缩减。
2016年国内PC产能增加42.74%
鲁西化工PC新建装置,一期产能6.5万吨/年,采用光气法生产工艺,建址山东省聊城市。鲁西化工自春节后开始有PC货源供应市场,目前PC料共有两种,分别为融指3、融指9产品,厂家PC料仍在不断优化提升中。
为满足亚洲市场对于
聚碳酸酯日益增长的需求,科思创将其位于中国上海的一体化生产基地产能扩大了一倍,从每年20万吨提高到40万吨,分别是在5月和10月各扩产10万吨。目前科思创拥有4条生产线,共计40万吨/年的产能,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聚碳酸酯树脂生产商,这两条新的生产线是科思创在中国超过30亿欧元投资计划的最后一里程碑项目。
需求紧缩略有改善 但不稳健
2016年中国PMI走势显示,市场环境改善,需求回升价格上涨。新订单指数四季度达到53.1%,全年平均水平51.1%,高于2015年将近1个百分点。从企业调查来看,2016年下半年市场订单不足的矛盾明显缓解,反映订单不足的企业比重连续下降,由上半年平均53.1%下降到47.6%。但整体经济需求面来看,2016年国内经济仍面临下行压力,“稳增长”任务依然非常艰巨,外部需求总体仍显疲弱,工厂方面承压依旧较重。另一方面随着国内环保政策日益严苛,下游工厂开工负荷整体维持在低位水平,对原料需求缩量。
《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明年即将实施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保护环境,防治污染,促进合成树脂工业的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标准。本标准规定了合成树脂(聚氯乙烯树脂除外)工业企业及其生产设施的水污染物和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监测和监督管理要求。
合成树脂工业企业排放恶臭污染物、环境噪声适用相应的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产生固体废物的鉴别、处理和处置适用相应的国家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配套的锅炉和导热油炉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标准规定,新建企业自2015年7月1日起,现有企业自2017年7月1日起,其水污染物和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按本标准的规定执行,不再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中的相关规定。各地也可根据当地环境保护的需要和经济与技术条件,由省级人民政府批准提前实施本标准。
厂商操盘成本拉涨
《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实施 物流运输费用增加
2016年9月21日起《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正式施行,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将在全国范围内重点开展三个“专项行动”,即开展为期一年的整治货车非法改装专项行动和整治公路货车违法超限超载行为专项行动;开展为期两年的车辆运输车联合执法行动。
此次运输新政策的主要影响在于,今后6.8米车最多装10吨,9.6米车(前四后四装14吨,前四后八装18吨 ),13米半挂车最多装32.5吨(那种40吨,4.5米高整车的年代将一去不复返)。重要通知9月21号起,13米半挂车减吨,总重不得超49吨,总高不得超4米:运费必定大幅上调,原来总重(55T)-车皮(16.5T)=实际载重(38.5T),以100元/吨为例,运费为3850元/车。现在运费总金额不变,实际载重为: 【总重(49T)-车皮(16.5)】*4/4.5=实际载重(28.8T),运费单价为3850元÷28.8T=133.6元。运费单价上调33.6%左右,再加相应增加的税金,运价起码涨35%。
人民币汇率宽幅贬值 进口成本承压
2016年,国际市场“黑天鹅”频分,英国脱欧、美国大选、意大利公投等均使全球金融市场产生了较大波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也呈现少见的贬值走势。
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从年初的6.50附近,一度跌破6.90关口,贬值幅度将近6.7%。10月份以来,人民币对美元依次跌破6.7、6.8、6.9几个重要点位,人民币兑美元距离7似乎仅“一步之遥”。
人民币对美元此轮贬值主要受美元走强的影响。英国脱欧、美国大选这两只今年最大的“黑天鹅”,凸显了美元的避险属性,支撑了美元的走势。
市场人士多认为,本轮人民币兑美元贬值与近期经济基本面关系不大,也非竞争性贬值,主要是对前期高估部分的修正,美元走强提供了契机。人民币汇率正逐渐从“美元锚”转换成“一篮子货币锚”,在当前人民币汇率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机制下,人民币也可以更灵活地面对美元指数的震荡。
产品安全性争议
原料双酚A的安全性争议再出新声音
2016年12月14日,
聚碳酸酯/双酚A中国工作组在全球工作组的框架下正式启动工作。该工作组隶属于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旨在提高公众对聚碳酸酯/双酚A的科学认知,客观认识双酚A(BPA)的化学性质,促进聚碳酸酯(PC)行业的健康发展。
聚碳酸酯/双酚A中国工作组王冰表示,工作组将对媒体、社会声音以及企业声音进行全方位了解,并会加强和政府、科学界、社会、企业之间的互动。2016年,工作组将在中国与上下游生产商、产品客户等形成产业联盟,推进BPA和PC材料领域的健康发展。
科思创聚碳酸酯全球行业政策倡导总监陈瑞华表示,BPA的使用在国际上也受到过较为不科学的政策限制,例如德国有地方政府提出提案,要求从地方层面到国家层面全面禁止所有BPA成分的使用。2015年1月,法国也禁止BPA在食品包装方面的应用,这再一次引发了世界范围对BPA使用的激烈讨论。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中国都已出台了有关PC/BPA的限制条例。
这些讨论在国际范围呈现愈演愈烈趋势,严重影响到了PC材料在食品相关领域的正常应用。对此,聚碳酸酯/双酚A中国工作组成员卞华松介绍,我国卫生部于2011年禁止BPA在婴幼儿奶瓶产品中的使用仅出于预防考虑,在实际应用测试中并未检测出任何毒性。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也在今年1月发布了BPA的毒性检测报告,报告显示,在正常的膳食摄入过程中,BPA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损害作用,不会产生任何形式的生理毒性、生殖毒性、神经毒性或者基因毒性,可以放心使用。
聚碳酸酯/双酚A中国工作组成员赵凯也解释道,BPA是聚碳酸酯材料合成必不可少的原料之一,将稳定存在于PC结构中,只有将材料结构进行破坏,才可能会有痕量BPA释放,即使被摄入到体内,也会经由肝脏形成无毒性的成分并被排出,不会在生物体内(包括动物、人体等)长期存在。同时在环境中,BPA易于降解,不会产生环境集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