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底,安庆曙光正丁醇装置如期投产,国内正丁醇产能增至225.6万吨,2016年卓创统计正丁醇产量为153万吨,国内正丁醇全年开工率为68%。近两年,国内正丁醇整体开工负荷不足70%,产能过剩明显。但即使在目前国内供应充足的情况下,进口正丁醇不减反增,据海关数据显示,2016年1-11月,中国正丁醇进口量高达28.85万吨,而2015年全年正丁醇进口量23.09万吨,2016前11个月的进口量超过2015年全年进口总量的25%。为什么在国内正丁醇产能过剩的情况下,进口量不降反增呢?
1. 2016年国内正丁醇整体筑底回涨,进口套利空间加大
2016年亚洲正丁醇与国内正丁醇走势基本一致,全年价格震荡上涨。除2季度进口套利空间偏窄外,2016年多数时间进口正丁醇套利空间在300-400元/吨。在利润的趋势下,下游工厂与贸易商采购进口货源的积极性偏好。
2. 外盘货源多以信用证方式结算,进口方可获得一定融资时间
目前正丁醇国内工厂支付以款到发货为主,而进口货源多以90天信用证方式结算,即买方向银行支付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多数为货款的20-30%),货物到港口后90天内再付余款,虽然汇率的波动存在一定的风险,但部分贸易可以锁汇操作,最重要的是买方可以获得90天的融资时间。融资的便利也使得一些下游工厂与贸易商偏向采购进口货源。
3. 部分下游产品出口,需要进口货源做加工手册
2016年1-11月,
正丁醇下游产品丙烯酸丁酯与醋酸丁酯分别出口5.93万吨和8.06万吨,部分下游工厂需要正丁醇进口货源做进料加工手册,从而获得部分退税优惠。2016年1-11月,以进料加工方式进口的正丁醇为4.81万吨。
4. 国内部分装置转产辛醇,国产货源大单量减少
2015年底正丁醇价格暴跌,行业大幅亏损,随后华鲁恒升与山东建兰正丁醇装置转产辛醇,江苏善俊正丁醇装置也从2015年11月开始停车至今,暂无重启计划。虽然2016年国内正丁醇产量并未减少,但前三季度,正丁醇装置盈利状况不佳,整体开工负荷保持低位。这也导致部分下游大厂大单货源难以满足,部分下游大厂转而采购国外货源。
5. 国外正丁醇市场饱和,过剩产能仍需向外转移
虽然国内正丁醇产能在2013年-2015年扩张迅速,但欧美发达国家丁辛醇市场20世纪末就已经饱和,部分过剩产能向其他国家与地区转移。2012年以前,我国
正丁醇进口依存度都在40%以上,随着国内产能的增加,进口套利空间缩窄,2014年开始中国正丁醇进口依存度降至20%以下,但部分下游与国外供应商有长约,且东盟与台湾正丁醇不但免关税,而且近洋船运便捷,在国内拥有部分忠实用户。
除以上原因外,宁波台塑自用进口正丁醇增加,也是2016年国内正丁醇进口量增加的另一原因。进口正丁醇的增加,加剧了国内正丁醇市场的竞争,也是正丁醇价格年内多次拉涨工厂却盈利困难的重要原因。2016年底,安庆曙光装置正常投产,鲁西三期也计划于春节后投产,2017年国内正丁醇市场竞争环境将更加激烈,笔者建议,国内
正丁醇生产企业在增加自身竞争性的同时,应考虑如何阻挡国外货源的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