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年TDI装置几乎一直处于盈亏线以下,
TDI供应商利润逐步受到蚕食。在高利润的环境中,各大供应商增加出货量,导致中国TDI市场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对于TDI装置高投入,原料高成本的供应商来说,2014-2015年如此低的毛利是极不合理的。
而2016上半年随着市场价格快速飙升,TDI装置毛利快速转正,从5月起11月,近7个月处于盈亏线以上,毛利空间已上探25000元/吨.加上聚氨酯行业金九银十临近,欧洲科思创遭遇不可抗力,2016年TDI装置盈利延续,2016年度相关供应商一扫近2年持续亏损的阴霾,重现盈利曙光。
TDI作为聚氨酯重要的原材料,其下游关系到民生的房地产、软体家具、汽车、涂料、胶黏剂行业,在人们的生活中起到了不可缺少的作用,接下来我们对其价值链来分析。
首先从原料来源和渠道来讲。国内
TDI原料主要来自于一氧化碳、氯气、甲苯、硝酸、硫酸和氢气,我国氯碱行业,三酸行业都已经产能过剩,所以不需要担心氯气和硝酸的供应,而氢气是很多化工产品的副产物,氯气、氢气、硝酸就近采购,一氧化碳可自行生产,甲苯可以从三苯生产厂家购进。目前各大TDI生产商原料采购渠道丰富,然而部分工厂当地配套装置不稳定,可能造成TDI生产负荷低。
从行业的发展角度来看,国内
TDI企业多已经从一体化、产业的纵向发展,其中烟台万华2018年新投产的30万吨/年TDI装置产业链布局完善。万华自身拥有聚氨酯原料环氧丙烷、聚醚以及汽车组合料研发机构,厂家做的最领先、最好、具有最强的抗风险能力。
从下游的角度来讲,TDI作为软体家具、涂料固化剂、汽车等领域的原料,在软质泡沫上具有最佳的优势,因此在某些可替代的领域普及率还不是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