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国际原油市场供需失衡有望明显缓解
国际原油市场供需失衡有望明显缓解
  • www.chemmade.com
  • 2016-12-12 14:24:41
  • 中国证券报
  •   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10日在奥地利维也纳总部宣布,俄罗斯等11个非欧佩克产油国已同意自2017年起将日产油量削减55.8万桶,以提高油价。减产预计为期半年,并将视市场情况决定是否延续。这是十五年来欧佩克与非欧佩克国家首次达成全球减产协议,而在两周前,欧佩克国家也达成了8年来的首个减产协议。

      业内人士指出,至此,全球主要产油国全面减产的格局已经确立,原油市场供需失衡的情况将明显缓解。

      历史性协议已达成

      此次参与维也纳会议的非欧佩克产油国共11个。最终这11个国家达成的原油减产协议决定,从明年1月起将其原油日产量减少55.8万桶,其中俄罗斯承担的份额最大,其目标是将原油日产量减少30万桶。墨西哥、阿曼、阿塞拜疆和哈萨克斯坦也同意分别减产10万、4万、3.5万和2万桶。其他同意减产的产油国还包括马来西亚、巴林、赤道几内亚、苏丹、南苏丹和文莱。该协议的有效期为6个月,是否续期将视市场行情而定。此前,欧佩克已于11月底在维也纳会议上决定将其原油日产量减少120万桶。

      任欧佩克轮值主席国的卡塔尔能源和工业大臣萨达10日表示,此次会议对于恢复油市平衡非常重要,可以说一项历史性协议已达成。一个由3个欧佩克成员国和两个非欧佩克产油国(即俄罗斯和阿曼)组成的减产监督委员会将很快成立。欧佩克将于明年5月25日召开会议,监督协议执行情况。

      受市场过量供给影响,原油价格最近两年持续低迷,从2014年6月的每桶超过100美元一直跌至今年早些时候的30美元以下,创近13年来新低。而自11月30日欧佩克同意减产以来,国际油价已经累计上涨15%。沙特石油大臣表示,希望这份协议能够创造一个新的框架来维持“脆弱”的油市。

      供需失衡将缓解

      俄罗斯能源部长诺瓦克表示,非欧佩克产油国达成减产协议有助于促进国际原油市场供需关系尽早恢复平衡,避免国际油价持续低迷。各方就原油减产达成一致,这说明欧佩克和非欧佩克产油国间的合作达到了新水平,有助于各方在未来长期合作。

      诺瓦克指出,在多哈会议失败后,各方已经吸取到教训,伊朗及伊拉克等提出的建设性方式对最终达成协议帮助良多。如果各方严格执行上述减产协议,国际原油市场有望在明年下半年恢复供需平衡。国际油价届时有可能升至每桶60美元,这对于各石油出口国都是较为理想的价格。诺瓦克强调,俄原油减产措施预计从明年1月开始实施,但达到日产量减少30万桶这一目标则要到明年四五月份。数据显示,俄罗斯上个月的原油日产量为1120万桶,创下30年来高点。

      能源咨询公司Petromatrix分析师表示,由俄罗斯和沙特这两个能源巨头促成的协议是相当重要的,对于油市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也有业内分析师表示,虽然成立了委员会来监督减产,但从历史上来看,欧佩克国家或者俄罗斯完全遵守协议的情况还是比较少的。对类似观点,法国外贸银行的分析师表示,即使双方没有完全尊重承诺,产油国的动作也足以在2017年早期达到平稳油市的效果。
  • 文章关键词: 原油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