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
PS市场呈震荡上行的趋势,以华东市场普通透苯为例,其整体运行区间在8000-10600元/吨。年初价格较低,但经过3月、6-7月、10-11月市场的三次大幅度拉升,重心从底部明显抬升。
一季度,市场先经历了平稳,接着经历了快速拉高,同样也经历了拉高之后的震荡下跌。从原因这块来说的话,1月份原油、苯乙烯作为上游一跌一涨,令市场心态迷茫。而2月原油漂亮的“V”型反转,以及苯乙烯拉涨,奠定了原料强势的基调。并且春节期间生产商多降负或者停车,企业库存降到了低点,也加剧了节后市场供应持续偏紧的情况。在PS出厂价普涨的配合下,2月下旬-3月上旬PS市场展开了热热闹闹的上涨。
二季度,市场整体呈先抑后扬走势,很明显“抑”的时间略长。4、5月份市场向下调整的压力较大,普通料率先向下调整,高端料随后大幅补跌。端午节前苯乙烯反弹,以及赛科装置8月检修预期、G20峰会预期等刺激下,供应偏紧预期明显,受其影响市场重心明显上移。
三季度,市场经历“M”型走势,趋势相对曲折。首先7月份市场迎来一波快涨行情。在苯乙烯单体上涨的带动下,生产企业纷纷上调出厂价,加上市场库存偏低,部分牌号甚至出现断供,加剧了业内做多的氛围。但是更多人认为需求并不支撑市场大幅上涨,在7月6日达到9300元/吨的峰值之后转而向下,接下来的一个月前期涨幅尽数回吐。随后借助G20题材的炒作,市场再次探涨,但涨幅不大。
四季度,市场在平淡运行了一个月后再次拉涨,这波行情一直持续到11月份。虽然炒作缘由不同,但这波行情的衔接较好。首先,十一假期归来,
PS市场迎来一波快涨行情,这波行情的导火索是假期国际原油上涨及市场流通货源收紧。国内装置停车或减产影响,市场内可流通现货不多,恰巧史上“最严”运输禁令,使得物流运力下降,拉长了产品的运输时间,对行情也有一定帮助。其次,11月份原料苯乙烯爆发、以及期货涨势喜人,市场多头信心大增,趁势拉涨不在话下。生产企业库存普遍较低,其控盘能力大增。虽然11月价格大幅上涨,但是终端的现货采购热情却日渐减少,生产企业亦多以交付前期订单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