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期面临供应回升压力,且有利润回升的刺激
10月份检修装置突增,导致产区供应偏紧,价格也是大幅上涨,产销价差最高到平水状态,不过这部份装置在月底前后多陆续重启,包括气头、焦炉气和煤制甲醇,且10月份强势上涨后,
甲醇的利润也是回到较高水平,因此如无意外,预计11月份的存量供应将大于10月份。
进口利润回升以及国外装置重启,进口量可能出现回升
虽然截至9月份我国甲醇进口累计同比增速高达68.6%,对外依存度也回升至19%,但环比来看,9月份的进口量仅只是维持相对高位的84万吨,整体的表观消费增速是16.14%,自7月份以来有小幅回落,从11月份来看,考虑到10月份进口利润的回升以及部分外围装置陆续重启,预计11月份进口量存在回升可能。
烯烃需求接近极限,传统需求或有所好转
截至10月27日,除了长期停车的山东小烯烃装置以及大唐多伦的煤化工装置外,其他烯烃装置基本上都已开出,另外虽然江苏盛宏和富德常州今年投产的概率不大,但据传两家都已陆续开始备货,即使开出,利多也已有透支,因此整体来看,烯烃的需求基本上到达极限;不过近期传统下游开机率陆续好转,虽然环保政策在一定政策上影响了板材对甲醛的需求,但天然气转凉,液化气需求好转,以及油价的震荡偏强,液化气需求好转会不会对二甲醚需求有刺激,整体需求认为震荡偏多,但增幅或有限。
11月份需要关注天然气政策的利多
随着天气转凉,天然气可能分流到民用需求板块中,进而会影响到气头
甲醇装置的运行负荷或者开机率,且今年以来的天然气价格持续上涨,如果天然气调价的话,往上调涨的概率较大,进而增加气头甲醇的成本,可能会进一步影响到气头甲醇的供应。
港口库存虽然高位,但可流通的货源并不多
近期港口库存高位回落,华东和华南的库存分别下降至77.25和11.11万吨,虽然整体库存仍处于相对高位,但有较大部分的货源是下游的备货,不具备流通性,因此整体港口可流通的货源并不多,且如果产销套利窗口持续没有打开,港口货源仅来自于进口,供应弹性不大,因此流通货源不多,可能会让多头资金有机可趁。
甲醇上下驱动力对比
从11月份的预期来看,预计往上的推动力是成本持续抬升、天然气政策和资金对流通需求紧张的炒作,而往下的压力主要是国内外装置重启、产区价格回落如果引发套利窗口打开,可能会再次拖累盘面。
甲醇上下边界的探讨
往上看的话,预计上边界主要是产销套利窗口打开边界、烯烃和甲醛亏损边界、中美套利窗口打开,从26日的数据来看,边界分别为2350-2500和2700附近,而往下的支撑主要是煤制甲醇成本支撑,我们按照375元/吨的坑口价算成本只有1688,按照350-500运费算的话,下方的支撑位2038-2188元/吨,不过上下边界都是在不断变化的,需求我们持续去跟踪。
流通货源不多&供需面无明显变动,甲醇价格高位震荡的概率较大
综上分析,在港口流通货源偏紧和成本持续抬升的支撑下,甲醇价格持续反弹,目前已达到相对高位,上方可能有产销套利窗口打开和烯烃面临亏损的压力,因此短期继续往上的空间不大,即使目前低流通货源状况没有明显改善,那么进入11月份,一方面是国内外甲醇装置陆续重启,另一方面是需求没有太大的增长动力和空间,不过成本抬升的趋势没有变化,且11月份天气转冷将刺激二甲醚需求和气头甲醇装置减负,因此多空交织之下,
甲醇价格高位震荡的概率较大,预计价格运行区间为2100-2400元/吨。
1-5价差存在扩大可能:今日,1-5价差为45元/吨,相比往年来说,价差处于相对低位,有操作空间;另外从动力上去看,11月份是主力移仓周期,因此预计价差会有较大波动,而目前1-5价差偏低,考虑到1月份受到流通货源偏紧的支撑,空头可能会选择有更大想象力的5月去空,毕竟5月跟随1月份也处于相对高位,上方压力重重,这样移仓将导致1-5价差继续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