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我国能源互联网试点工程近期将列出
我国能源互联网试点工程近期将列出
  • www.chemmade.com
  • 2016-03-24 09:22:43
  • 21世纪经济报道
  • 3月23日,在“2016(第二届)中国能源互联网高峰论坛”上,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互联网研究中心主任曾鸣透露,近期即将列出能源互联网试点工程。

      据3月23日消息,“试点项目是有条件的,企业投标后,要继续组织专家形成委员会,对竞标项目进行评审。”曾鸣称,根据指导意见的要求,2016-2018年要建成一批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试点示范项目,因此,这些试点将分类型,而且还要分地域,不能都集中在长三角、京津冀等地区,“将来都要兼顾到”。

      曾鸣建议有意愿的机构多做前期工作。“企业投标总要有些前期工作,像做了哪些课题,比如说园区的,多能汇聚的,储能及电动汽车的等等”。

      曾鸣还说,国家能源局科技司领导曾向其透露,马上要成立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互联网专业委员会,由这一学术机构负责试点工程的评估等工作。“由学术组出面,比政府出面好一点。”

      而能源互联网现阶段的切入点,主要是需求侧。“或者说是新能源微网分布式能源,而且这种分布式,我们希望是多能汇聚的,尽可能避免单一。且现在就要考虑商业模式的可行性。”曾鸣认为,能源互联网要做的是使中国未来能源供需匹配,提高效率。“供需能更加高效的匹配,我们才是抓到了供给侧改革的关键。”

      在他看来,能源体系如今最大的问题是多种能源不能匹配协调,油气做油气,煤炭做煤炭,电力搞电力。新常态下,多种能源都想发展,问题就暴露出来了。“从供给侧来看,清洁能源的弃风限电,煤炭等传统能源为满足环境要求必须去产能;需求侧看,不需要的产能过剩了,需要的产能满足不了。”

      对于售电侧改革,曾鸣认为,它和能源互联网是互动的、互相依赖的关系。“售电侧难放开,它充满了技术、政策、体制、经济、社会等多种问题,相互交织。”曾鸣表示,要用能源互联网的平台促进售电侧改革。如果能源互联网的建设跟不上,售电侧恐怕难以改革。反过来说,电改做不成,依然保持垄断体制,那么能源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就无法形成,这项事业也不能往前推。

  • 文章关键词: 能源互联网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