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投资化工:放弃传统产品、寻求“新业务”
投资化工:放弃传统产品、寻求“新业务”
  • www.chemmade.com
  • 2010-07-06 10:04:05
  •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     由于总体产能过剩、下游需求平淡、行业不景气,时下化肥、纯碱、氯碱等传统化工产业日子都不太好过。于是,有人提出投资化工要“喜新厌旧”,即放弃传统产品、寻求“新业务”。其实,尽管整个板块确实机会不大,但是其中的个别企业已经在行动,正努力突破目前的困局,这些企业的做法给同行提供了一些可供借鉴的思路。

        首先是湖北宜化这类低成本扩张的企业。按照一般的逻辑,传统化工行业产能过剩严重,通过产能扩张来增厚业绩难以实现,增长空间并不大。对于整体行业确实如此,不过,行业内部的结构变化对于其中的优势企业来说却是一个绝佳的机会,落后产能在竞争中被淘汰正好给这类企业提供了继续扩张的机会。随着产业集中度的提高,这类企业还将获得比较大的发展空间。

        以氮肥行业中的合成氨为例,全国有合成氨企业400多家,平均产能规模11万吨,其中200家规模较小,集中在县城。《合成氨行业准入条件(征求意见稿)》将准入门槛定为30万吨,规模较小的合成氨企业由于成本较高,在激烈的竞争中将逐渐被淘汰出局,腾挪出来的市场空间则正好为优势企业所享。

        湖北宜化这家化肥行业的龙头还有更大的野心,不仅要挤出小企业,还要挤出相对不具有成本优势的大企业。公司将氮肥业务重点布局在新疆,在目前产品的市场价格已经处于不少企业的成本线附近甚至是形成了倒挂的情况下,依托新疆丰富的煤炭资源,公司生产的尿素依然具有很高的毛利率。

        当然,湖北宜化的经验难以复制,面对严重的产能过剩,有一些化工企业正积极探索业务转型。转型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转向其他成熟的化工子行业,另一类则是转向还未成熟的新兴行业。

        前者的代表是主营尿素的鲁西化工,公司正积极向多元化化工企业转型。公司4月1日公告,投资建设的年产12万吨甲烷氯化物一期工程6万吨项目、年产20万甲胺一期工程10万吨项目,经过近期单机调试和联动试运行,工艺流程全线打通,均生产出合格产品。未来公司的三聚氰胺和有机硅项目还将陆续投产。

        六国化工迈出的步伐则要大得多,公司正计划生产磷酸铁锂的磷肥企业。公司6月22日公告,与四川大学签署了《磷酸铁、磷酸铁锂技术研究与生产应用开发合同》,四川大学负责研发磷酸铁、磷酸铁锂产品的生产工艺,解决公司利用此工艺实施工业化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公司提供项目开发经费360万元。

        从以上的三种做法中可以看出,传统化工企业并非没有出路,对于二级市场的投资者而言,传统化工板块也并非完全没有投资价值,其中的优势企业依然值得认真挖掘。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