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陕西现代煤化工遭遇成长的烦恼
陕西现代煤化工遭遇成长的烦恼
  • www.chemmade.com
  • 2016-02-11 09:03:48
  • 中国化工报
  • 制烯烃产能全国第一,煤制油技术最全,能源化工大省陕西现代煤化工2015年收获满满,但同时也面临产能发挥不足、经济效益大幅下滑、产品结构不尽合理等尴尬,真实的状况可谓喜忧参半。这是记者2月4日从陕西省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了解到的。


       陕西石化行业统计快报结果显示,2015年陕西完成煤制烯烃产量187.5万吨,总产能310万吨,装置平均开工率60.48%。其中聚乙烯产量90.93万吨、聚丙烯96.56万吨。据不完全统计,煤制油(含煤焦油加氢制油)产量130万吨,总产能360万吨,装置平均开工率仅36.1%。煤制油实现销售收入31.82亿元,比上年增长164.3%,占全国总量的16.8%,列全国第二位。


       目前,陕西已建成百万吨级费托煤间接液化、煤油共炼、煤焦油加氢以及甲醇制汽油等4种不同工艺路线的煤制油项目8个。但受油价持续低迷、消费税不断增长等因素影响,陕西煤制油开工率过低,产能发挥不足,经济效益较差。虽然2015年实现利润总额8亿元,但全行业亏损面达到66.7%。产品销售费用4468万元,比上年暴增1347.5%,税费负担持续加压。


       相比之下,煤制烯烃的情况要乐观一些,产能利用率在六成以上,且多数装置实现了盈利。除神华煤制油榆林化工分公司60万吨/年烯烃项目去年底投料开车外,2014年集中投产的3套装置中,中煤陕西榆林能源化工的烯烃装置运行最好,该公司2015年生产聚烯烃68万吨以上,超过设计负荷,实现利润总额10亿多元,延长中煤榆林能源化工和蒲城清洁能源化工也都实现了盈利。但煤制烯烃存在的一个问题是,聚烯烃产品同质化特征明显。


       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胡海峰认为,陕西现代煤化工在“十二五”期间获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甲醇、乙烯、丙烯等基础化工原料实现从无到有并大幅增长,填补了陕西多年来基础化工薄弱的空白。但陕西化学工业在全国占比还偏小,尤其是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非常薄弱,比如煤制烯烃产品均为普通的聚乙烯、聚丙烯,高相对分子质量、高强度、高韧性以及特殊用途的专用聚烯烃严重缺乏,主要依赖进口,产品结构不尽合理。今后产业发展应加快补齐这个短板,向高端化工拓展,向下游精细化工延伸。


       据悉,我国“十三五”时期现代煤化工仍以示范为主。目前,陕西华电榆横煤化工的世界首套百万吨甲醇制芳烃工业示范项目、陕煤化30万吨/年煤制乙二醇项目正在加快实施。“十三五”陕西还规划了煤制气项目。在量上开疆、在质上升级,两条腿齐步走,陕西现代煤化工有望化解成长的烦恼,步入发展的成熟期。

  • 文章关键词: 现代煤化工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