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IN记者昨日从陕西省环保产业协会获悉,陕西省人民政府近日出台了《陕西省环保产业发展规划》,《规划》提出的目标是:以环保装备制造和环保服务业为重点,发展循环经济,推进环境污染治理市场化进程,促进产业升级。到2015年环保产业产值达1000亿元,年均增长速度25%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耗水量降低15%,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70%以上,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超过60%。
陕西省环保产业协会会长李兴民告诉CCIN记者,陕西环保产业起步较晚,近年来虽较快发展,但总体规模偏小,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和支撑。截至2008年底,从事环保产业的企事业单位有1000多家,年产值约180亿元,拥有国家重点实用推广技术项目20余项。
据介绍,陕西发展环保产业的重点是环保产品生产、环保服务及资源综合利用3个方面。其中环保产品包括水污染防治装备、大气污染防治装备、固体废弃物处理装备、环境监测仪器仪表、节能与清洁生产装备及新型环保材料与药剂等。
在环保服务方面,陕西省将开展大气污染物削减控制技术攻关,重点研究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燃烧过程同步控制与治理技术、工业排放有毒有害有机污染物控制技术以及燃煤汞污染、二口恶英、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大气污染物控制技术等;发展废物回收利用设备及节能设备,尽快建成一批生活垃圾焚烧、污泥资源化处置产业化示范工程,推广洁净燃烧技术、新型水污染治理材料。
在资源综合利用方面,将推进石油炼制过程中的火炬气、酸性气体等废气回收和综合利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附加值;大力发展利用煤矸石、粉煤灰生产新型墙体材料项目;推广碱渣、电石渣等化工废渣在建材产品中的应用技术,以及电厂脱硫石膏、磷石膏等工业副产石膏替代天然石膏的资源化利用;推进造纸、印染、化工、纺织等行业废液资源化利用;推进废旧轮胎、废塑料、包装物、废弃油品回收利用产业化进程。
陕西做大做强环保产业将打造两大产业链——环保装备及材料产业链、环保服务产业链,构筑3个产业基地——关中、陕北、陕南地区,培育十大产业园区,实施一批重点项目。
三大基地中,关中地区重点发展节能环保装备制造、环境监测仪器仪表和新型环保材料与药剂,构建研发、设计、咨询和信息服务平台;陕北地区围绕能源化工基地建设重点发展化工废气处理、能量回收及污水处理设备制造,构建环境污染治理监测和专业化环保设施运营服务平台;陕南地区发展矿产尾矿等废渣综合利用,构建环境工程承包和物流服务平台。
十大产业园区包括西安大气污染防治产业园、榆神能源化工环保产业园、商丹新型材料循环经济产业园等;《规划》列入第一批的32个重点项目包括大型透平装置成套产业能力提升与优化、榆林能源化工环保产业园综合服务体系、硫酸钾废渣提取氧化铝和白炭黑、锌冶炼烟气回收制硫酸及废渣综合利用、脱硫石膏板材项目等,总投资222.77亿元。
“化工行业在环保产业发展中大有可为,污染物治理、资源综合利用、污染事故应急处理等都需要化工技术作为支撑。”陕西省固体废物管理中心张鼎昌说。他介绍,陕西省炼油企业每年产生污油泥20多万吨,但目前国内外还缺乏先进、成熟的回收利用技术,需进一步攻关完善。
CCIN记者了解到,此前陕西省已尝试推行环境污染治理市场化。6月5日,陕西省举行了首次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竞卖会,5个能源化工项目通过竞拍得到2300吨二氧化硫排放权;今年初,陕西省开始在渭河流域上下游实行污染物补偿制度,首次以经济手段实行污染防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