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十三五”我国石化产业当着力优化贸易结构
“十三五”我国石化产业当着力优化贸易结构
  • www.chemmade.com
  • 2015-11-12 14:13:29
  • 中国石油和化工网
  •     十八届五中全会重申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促进开放发展,建设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这一表述为“十三五”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的开放发展指明了道路。


        当前,我国石化行业在贸易结构、投资规模、国际治理等各方面与十八届五中全会所描绘的开放发展图景都有不小差距。在进出口贸易上,石化行业长期处于逆差状态,大量进口煤、油气、化学矿等资源原料,大量出口附加值较低的初级化工产品。在跨国投资上,国外产业资本在国内的投资还主要集中在生产领域,在运营、科研、设计、服务等总部经济形态方面的投资依然有限;我国石化产业对外投资依然处在较低水平,投资主体以央企和国企为主,投资目的地集中在北美、澳大利亚、东南亚、中亚、中东等地,投资类别以能源类项目为主。在国际治理上,我国石化产业还鲜有主导相关国际标准、规则和价值理念的案例,在国际产业舞台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不能充分彰显。


        基于此,“十三五”时期,我国石化产业当着力优化贸易结构,重点在于提高传统优势产品竞争力,同时扩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精细化工产品的出口,为中国从外贸大国迈向贸易强国作出独特贡献。要扩大投资规模、提高投资水平。一方面扩大开放领域,放宽准入限制,改善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引进境外资金和先进技术。另一方面大力支持企业扩大对外投资,推动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培育一批中国的跨国石化企业。在国际产业治理上,我们必须更加积极有为地融入全球石化产业一体化、绿色化、包容性、普惠性的发展潮流,参与国际产业治理,推动甚至主导国际产业发展。


        其中,推进石化产能国际合作当是要务,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事关全局的要害工程。中国石化产业门类齐全、配套完备,而且市场存量和潜力均巨大;产业层次集中于中端,在全球产业链中居于承上启下的独特地位。这些因素决定了以中国石化产业为桥梁和纽带,将上游原材料产区和下游消费市场串联起来,具有广阔的前景。“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正好为开展石化产能国际合作提供了契机。


        目前中国已经和“一带一路”的17个国家开始了大规模产能合作,在全球建立了近70个境外产业园区。以橡胶产业为例,橡胶产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具有很好的互补性,以中国为纽带,将“一带一路”沿线的橡胶原料供应、加工生产、市场消费等连接起来,将显著惠及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也正因如此,国内外嗅觉灵敏的橡胶产业资本已经行动,在项目投资、人才培养、技术开发、物流商贸等领域拓展合作,前景值得期待。


        石化产能国际合作是一篇大文章,是更高层次“引进来”和更大范围“走出去”的完美结合。写好这篇大文章,需要能源、化学矿业、橡胶、化肥、氯碱等基础较好或潜力较大的产业率先发力,探索路径、提供示范。同时也需要各行各业加快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的步伐,因为它们与产能国际合作是一项相辅相成、一体两面的工作,没有持续的转型升级、没有强劲的创新驱动,产能国际合作就有可能走不稳、走不远。

  • 文章关键词: 石化产业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