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旬之后,甲醇现货市场一路走低,陷入'比跌'的怪圈。截至目前,华东及西北地区甲醇现货均价已较7月初下滑了450元/吨,跌率高达20%.然而物极必反,近期集中出现的国内甲醇装置大规模检修,或令价格触底反弹,甲醇也将迎来一波反弹行情。
据笔者了解,甲醇生产企业通常会选择三年一大修,一年一小修。受高温的影响,7~9月是装置检修的高峰期。据不完全统计,新疆巴州东辰、内蒙古地区兖矿荣信、延长榆林等国内多套甲醇装置已于8月上旬陆续开始检修,共涉及到近550万吨产能,占全国总产能的9%左右。
今年以来,西北地区甲醇外销量持续下滑。尤其是陕北地区,自年初开始,区域内甲醇制烯烃装置的外采使得该地区鲜有外销出现,陕北地区一度成为甲醇输入地。西北地区外销减少,成为上半年国内甲醇持续高位盘整的支撑因素。此次延长榆林甲醇制烯烃配套180万吨/年装置检修,其烯烃装置并未同步检修,反而增多了接近8万吨的甲醇外采量,这不但使得陕北地区甲醇销售毫无压力,而且还吸收了一部分周边甲醇,整体上缓解了整个西北地区的出货压力。
西北地区甲醇价格的率先企稳,其传导效应可使华中地区、环渤海的甲醇销售压力缓解,部分主销区厂家有望在近期降低库存,促使甲醇价格止跌企稳。在西北地区甲醇装置出现大规模检修的同时,为实现'阅兵蓝',河北及周边化工等企业于8月20日起限制排放污染物半个月。目前涉及甲醇企业10余家,总产能在150万吨/年左右。这些企业将不同程度地降低负荷,减少甲醇产量。
不仅如此,国外供给面上也有减少的趋势。目前,如伊朗ZPC公司的一套165万吨/年装置正在检修,8月下旬,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170万吨/年装置将停车检修45~50天。届时,受国内外装置检修及减产的影响,甲醇或短时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即便原油价格再度下滑,甲醇也有望止跌企稳。
短期来看,甲醇市场有望'逆转'低价走势,但要想大幅反弹,仍存在较大变数,毕竟国内甲醇产能仍严重过剩,这需要经济大环境及甲醇整个下游的需求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