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结束后,上游原料硫磺、硫酸、合成氨价格继续走高,推动磷酸一铵生产企业成本较节前上涨1.33%。在原本居高不下的成本压力下,磷酸一铵生产企业负担进一步加重。然而,下游市场需求心态依旧观望为主,未见明显好转,磷酸一铵市场负重前行的态势依旧严峻。
成本持续攀升,磷酸一铵利润空间持续收窄
近期,磷酸一铵上游原料价格持续高位攀升。其中,磷矿石价格居高不下,湖北28%品位船板价稳定在980-1020元/吨区间;硫磺市场价格上行,长江港硫磺颗粒自提参考价涨至2600元/吨,较节前上涨50元/吨;硫酸价格同步走高,湖北地区硫酸送到价达590-660元/吨,涨幅50元/吨;合成氨价格更是显著上涨,湖北合成氨出厂价在2550-2650元/吨,较节前涨幅近200元/吨,各原料价格全面上涨态势较为明显。
据隆众监测数据显示,截至5月9日,以湖北55%粉磷酸一铵为例,其理论生产成本已攀升至3644元/吨,较五一节前上调48元/吨。当前该规格产品主流出厂价为3350元/吨,由此测算,理论利润空间已跌至-294元/吨。尽管部分工厂通过成本管控措施有所优化,但在当前原料价格高位运行的态势下,实际生产成本仍普遍维持在3500元/吨左右,行业盈利困境显著加剧。
下游库存承压,磷酸一铵需求谨慎观望
现阶段,下游复合肥市场整体交投氛围依旧偏淡,经销商夏季补仓依旧谨慎,终端基层用肥尚未启动,企业发运不温不火,库存压力仍存。 截至2025年5月8日(第19周),国内32家主流复合肥企业库存79.48万吨,环比降0.68万吨,降幅0.85%。主产区中,山东、河北、湖北库存下滑,因部分企业一单一议增多,下游补仓增加且企业负荷不高。河南、江苏库存增加,河南因装置恢复建库,江苏因干旱终端启动慢、低端货源未下沉。各主产区样本企业库存有增,河北、湖北和江苏增幅明显,源于原料弱、出货降、终端启动慢。
当前,下游复合肥企业仍将重心放在消化自身产成品库存上,行业整体产能利用率持续处于低位。隆众资讯数据显示,截至5月8日,行业产能利用率仅为37.90%,环比下降2.7%。装置低负荷运行成为制约磷酸一铵需求增长的关键因素,使得磷酸一铵市场需求端跟进乏力,难以提振市场活跃度。
综上所述,当前磷酸一铵市场深陷“成本高企”与“需求疲软”的双重困境。上游硫磺、硫酸等原料价格持续上涨,不断推高生产成本,企业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部分企业已长期处于亏损状态。下游复合肥行业库存压力大、产能利用率低,市场需求跟进乏力,终端采购谨慎观望情绪浓厚。在成本与需求的双重挤压下,磷酸一铵市场艰难前行。短期内,受成本压力影响,多数企业处于停售状态,部分企业仍有停产计划,成本及供减支撑使价格保持坚挺且存在上探可能。但目前正值销售淡季,东北市场需求已结束,整体需求不足,价格涨幅或相对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