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阿胶业陷“毛驴困境” 疯狂驴皮十年飙涨约百倍
阿胶业陷“毛驴困境” 疯狂驴皮十年飙涨约百倍
  • www.chemmade.com
  • 2015-02-07 09:00:44
  • 华夏时报
  • 小毛驴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得到重视。


    “驴产业正面临‘越杀越少’的难题,这种肉牛走过的路子我们驴产业不能再走了。”中科院院士、中国农业大教授吴常信2月1日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说。


    这一天,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位专家、企业代表聚集在山东省聊城市的东阿县,探讨肉驴产业的发展。


    从20元到2000元


    驴产业联盟会议的地点选在东阿县召开,是因为这里是中国最大的阿胶生产基地。国内最大的阿胶生产企业东阿阿胶(36.70, -0.54, -1.45%)(000423)就设在这里。


    “都是驴皮惹的‘祸’。”一位参加会议的代表笑称。


    驴皮是生产阿胶的主要原料。随着阿胶产业趋火,驴皮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整个产业发展的瓶颈。


    “我市阿胶企业每年加工阿胶的全部产能应需要400多万张驴皮,现在实际只能收购到100多万张驴皮,仅达到全部产能的1/4。”聊城市畜牧兽医局局长王鲁介绍说,作为全国阿胶生产重镇,聊城各个阿胶企业均饱受驴皮资源紧缺的困扰,这已经成为制约阿胶产业发展的瓶颈。


    受影响的不仅仅是阿胶产业。作为全国毛驴养殖基础比较雄厚的地区,新疆毛驴存栏量在全国遥遥领先,但由于近些年驴的役用属性逐渐被替代,且饲养成本高等原因,驴的数量越来越少,这让主要从事驴奶粉生产的他们感觉到原材料空前紧张。


    新疆玉昆仑天然食品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明告诉本报记者:“这两年毛驴的消亡速度太快了,快到让人感到恐惧。”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国家驴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


    “由于缺乏现代化的高效繁殖技术以及深度开发技术,毛驴存栏量直线下降,不少农户在将毛驴挤完奶后往往直接选择卖掉,而这些驴基本都被屠宰卖肉,而新增的存栏量并没有上来,导致了驴出现越杀越少的现象。”新疆奶业行业协会高级工程师陆东林说道。


    据国家畜牧统计年鉴显示,驴存栏量已由上世纪90年代的1100万头,下滑到目前的600万头,并且还在以每年约30万头的数量下降。五大国家级优良品种德州驴、关中驴、广灵驴、新疆驴、沁阳驴的数量萎缩严重,几乎濒临绝种。


    毛驴数量急剧下滑,让作为制作阿胶主要原料的驴皮价格一路飙升。相关数据显示,2000年市场上一张驴皮价格仅20元,2010年涨至200元,2013年飙升到600元,而到今年更是涨到了1500-2000元,十多年来驴皮价格上涨了70-100倍。


    阿胶战团背后


    近年来,除了东阿阿胶外,包括同仁堂(22.61, 0.55, 2.49%)、佛慈制药(20.70,-0.69, -3.23%)、太极集团(16.98, 0.00, 0.00%)、康恩贝(15.49, -0.43, -2.70%)等上市公司也陆续加入了阿胶战团,最新的消息是,山东瑞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斥资3亿元,携手山东天德堂阿胶有限公司加入战团,行业的快速扩张加剧了驴皮的紧张。


    这让东阿阿胶掌门人秦玉峰感受到越来越大的紧迫感。


    “驴皮是阿胶行业的根基,可一张驴皮的利润仅占到整只毛驴的10%,仅靠一张皮显然是拉不起一个产业的。”秦玉峰对本报记者说,要涵养上游毛驴资源必须转变观念,将毛驴当药材来养,采用“活体循环开发”的方式提升毛驴的综合开发价值。


    作为山东省人大代表,他在刚刚结束的山东省人代会上提交的议案是:《关于将草畜范围由牛羊等扩大至毛驴的议案》,为毛驴争取与牛羊同等的待遇。


    为增加毛驴的存栏数量,秦玉峰已经做了近10年的努力,也尝试过多种模式。


    “经过三个阶段之后,养驴模式日渐成熟。”秦玉峰告诉本报记者,东阿阿胶曾经尝试的公司自己养驴、公司出资扶持农户养驴等模式,后来发现第一种模式行不通,但第二种模式已经小有成效。


    一个佐证是,现在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养殖已经显现,千头户、三千头户已经出现。


    “原来养毛驴挣不了多少钱,这两年开始,驴皮、驴肉的价格都上来了,养驴比养马赚得多。”原来养马的巴林左旗后兴隆地村村民韩其瑞去年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他春天养了36头毛驴育肥,50天出栏,净赚2.4万元,现在正准备增加到100头。


    秦玉峰现在力推的模式是争取资本能够进入养驴产业。经过近年来价格拉抬,养驴的年综合收益率在15%-20%之间,这对资本市场产生了较大的吸引力。


    按照秦玉峰的计划,“整个驴产业每年达到600亿至1000亿元的规模没有问题。”


    在参加驴产业联盟研讨会期间,本报记者发现,“养一头东阿黑毛驴,相当于多种一亩地”、“一头驴就是一个小银行”等标语在东阿县随处可见。


    “由于驴是小众产品,没有纳入菜篮子工程,没有猪、牛一样的国家补贴,因此,如何稳定养殖户的收益成为关键问题。”王鲁告诉本报记者,通过与东阿阿胶沟通协商,当地采取订单养殖模式,由后者实行保护价回收。



    “毛驴这一物种在中国已经濒临灭绝,我提议让毛驴同牛羊等一样享有大型家畜扶持政策,纳入草畜范围。”秦玉峰在议案中提议。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