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工信部发文加快电解铝过剩产能化解
工信部发文加快电解铝过剩产能化解
  • www.chemmade.com
  • 2015-01-14 14:43:24
  • 经济日报
  •     工业和信息化部今天公告了第二批49家符合《铝行业规范条件》的企业名单,共51个项目。其中,电解铝项目37个,产能1999万吨;氧化铝项目5个,产能2080万吨。
        
        至此,工信部已公告两批规范企业名单,其中电解铝项目63个,产能2954万吨,占现有总产能的85%,将全国大多数电解铝产能纳入了行业规范管理,逐步消除了铝行业管理中的盲区,有利于化解电解铝过剩产能。
        
        “铝行业规范管理使多年来隐而不报的部分电解铝产能浮出水面,摸清了行业家底。”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为化解电解铝产能过剩工作提出了数据支撑,并为制定针对性的行业管理政策奠定了基础条件。
        
        电解铝行业的发展事实证明,一刀切的行政调控难以达到有效控制电解铝产能的目的。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一些地方和企业以发展深加工、资源综合利用等为理由不断发展电解铝。一方面,大量未经核准的电解铝产能游离于行业管理之外,另一方面,缺乏监督和责任追究的行政管理手段反而牵绊了遵守规则的企业发展。
        
        针对绝大多数电解铝产能未经核准、企业生产经营面临一系列政策障碍的现实,2013年7月18日,工信部修订出台了《铝行业规范条件》,从产品质量、环境保护、能耗和综合利用等方面,对现有企业和新建项目提出了标准,并把着力点放在环保、节能、质量和社会责任上,注重事中事后监管,引导企业依法依规生产经营。
        
        规范条件提出了铝企业发展的基本要求,有利于企业找出自身差距,通过技术改造等手段尽快弥补解决,也促进了技术水平低的小型电解槽以及缺乏竞争力的产能退出。上述负责人表示,行业规范管理的政策定位与化解产能过剩工作是一致的,就是让好的企业正常发展、依法经营,存在问题的企业找到差距,加快升级改造;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企业,引导社会资源,逐步压缩其生存空间,使其逐步退出市场。
        
        根据规范条件的标准,工信部还对现有铝企业进行了梳理,公告了两批符合标准的企业名单,为产能过剩行业建成项目清理工作提供参考。
        
        “目前,绝大多数电解铝产能已进入公告名单,但这不代表进入名单的企业永远规范,工信部将对公告名单进行动态管理,存在不能保持规范条件等情况的企业将被公告取消资格。”上述负责人表示,工信部将对公告企业进行抽查,并鼓励社会各界对公告企业规范情况进行监督,逐步建立起铝行业规范管理的长效机制。
  • 文章关键词: 电解铝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