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工制造网讯 内蒙古自治区采取措施加快煤田火区治理进度,今年年内约115个煤田、煤矿火区将获治理,完成治理的火区由年初确定的三分之一提高为50%。
内蒙古煤炭工业局表示,根据当前进度判断,通过努力可实现上述目标。
最近一次的煤田火区普查表明,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共有230个煤田、煤矿火区,火区燃烧面积6300多万平方米,是中国煤田火区主要分布地。
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内蒙古主要采取三种办法治理煤田火区:剥挖法,揭开火区覆盖的土层和岩层,把火源挖出来,浇灭,之后进行回填、复垦和绿化;对火区的地表用黄土覆盖、碾压;地面打孔,注水、注浆、注明胶等灭火。
据内蒙古煤炭工业局行业管理处介绍,由于当前普遍采用剥挖法治理煤火,剥挖、排土都会对环境造成较大影响。从今年开始,内蒙古在燃烧严重、集中的火区实施连片治理,共确定了7个连片集中治理区,共涉及66个煤田(煤矿)火区。
目前,乌达煤田、古拉本煤田、黄天棉图矿区等三个集中连片治理区已经开工,另外的四个集中治理区也将于年内开工。
据了解,自2008年开始,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每年拿出1亿元专项资金用于煤田灭火,2009年后灭火专项资金加到了每年2亿元,另外还有盟市、旗县财政配套资金。根据规划,内蒙古将于2012年完成全部煤田火区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