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化工资讯 > 行业资讯 > 稀土行情看涨 部分厂商欲囤货观望
稀土行情看涨 部分厂商欲囤货观望
  • www.chemmade.com
  • 2010-06-04 10:11:43
  •   中国化工制造网讯    近来备受关注的稀土市场正在发生微妙变化。在国家对源头、收储多方调控下,日益看涨的稀土市场价,除了确实让人感受到调控力度下中国稀土话语权的些许回升,一些稀土加工和生产商也从中看到了“商机”。
      
      “不是没有客户,而是不想卖。”昨日(6月3日),一位在赣州从事稀土高新技术材料加工的贸易商告诉《每日经济新闻》,面对日前稀土市场高涨的市场行情,不少和他一样的当地贸易商已经开始有了“囤货”心态,“只要赶在国家(包钢稀土)大量抛货之前出手,就没事,应该还能稳赚一笔。”
      
      用上述贸易商的话说,鉴于此次对国家调控力度的普遍肯定,坊间正流传稀土“暴涨”的可能,“中国稀土的市场价格,一定程度已不完全由市场决定。”
      
      目前市场上价格变化最强烈的就是氧化镝和氧化铒,氧化铒从去年的8万多/吨攀升至目前26万/吨的历史高位,而氧化镝也从每吨60万元上涨到110万元。上述贸易商反映,据他了解,部分同行目前主要加仓的是“镨钕”类氧化物。
      
      曾有权威业内人士表示,一定程度上,收储氧化物对掌控稀土市场的定价权更有影响力。
      
      据《每日经济新闻》了解,包头矿稀土氧化物价格的加权平均数目前约为6万元/吨,较2003年前2万元/吨的价钱上涨了2倍,其中“镨钕”自2009年一路回升,已经从2008年5万~6万元/吨上涨并维持到现在的15万~17万元/吨,但仍然不及2007年最高价位时的24万元/吨。其中,包钢稀土主导的收储起了很大的调节作用。这在2008年表现尤为明显。
      
      毫无疑问,国家支持的相关收储调价机制已经在起效用了。
      
      上述贸易商加仓的同时也承认“囤货”有风险,例如曾经有不少小厂商因为市场的价格波动过大被迫倒闭。
      
      一位资深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现在国家对源头卡得越来越紧,生产更加受到控制,因此价格波动幅度不会太大,按照企业心理和行为来说,出现“囤货”心理也是自然,风险也相对减少。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担忧,稀土价格确实上去了,但也必然影响到稀土的下游产品,而未来下游的支撑力度究竟有多大?稀土价格的尺度又究竟在哪里?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可能就如同上述贸易商所说,“上游涨价,我们的产品也必然跟着涨,虽然看起来利润空间不变,但成交量下降,最终也是消费者买单。”

  • 文章关键词:
  • 化工制造网 信息客服热线: 025-86816800
  • 版权与免责声明:
    »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非化工制造网)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 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