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份,埃克森美孚化工公司在美最大化工投资项目动工。这个投资达数十亿美元的项目包括在得克萨斯州贝城炼油和石化工厂内新建一套150万吨/年的
乙烷裂解装置,以及在得克萨斯州蒙特贝尔乌塑料工厂内新建两套65万吨/年的高性能聚乙烯装置。预计项目2017年建成投产。业内人士表示,当这些装置建成投产时,经济数据可能并不会像现在预测得那么乐观。主要是因为出口将吸收美国国内过剩的乙烷,从而推动乙烷价格回升,削弱生产商的盈利能力。
裂解装置改造地区扩大 乙烷出口需求将大增
自从美国企业产品合伙公司(EPP)4月22日宣布,2016年开始从其位于得克萨斯州的终端出口24万桶/天乙烷起,美国国内企业对于乙烷出口业务的兴趣大增。EPP 7月份表示,公司位于得克萨斯州乙烷出口终端的货物已经被订购85%,公司正考虑将该终端扩能50%。EPP同时表示,如果西北欧地区以石脑油为原料的乙烯产能中25%改造成以乙烷为原料,那么就将新增30万桶/天的乙烷需求。能源咨询公司EnVantage公司负责人Peter Fasullo表示:“美国乙烷的主要出口市场是欧洲,然后将扩大至南美和亚洲。中国当前正积极寻求乙烷原料。东南亚也是如此。”
目前,至少已经有欧洲、印度和加拿大的6家化工公司正在或计划改造他们的裂解装置,以利用来自于美国的低成本进口乙烷作为原料。
8月20日,印度信诚工业公司已经在宣布,正在实施一个新项目,计划从美国进口150万吨/年的乙烷原料,作为其在印度的裂解装置的原料。
8月15日,沙特基础工业公司已经宣布,公司正在改造位于英国的威尔顿裂解装置,以便该装置能够使用来自于美国的进口乙烷原料。公司的目标是到2016年完成该改造项目。
8月初,奥地利北欧化工集团宣布,为节约成本,充分发挥页岩气的成本优势,该公司已与美国页岩气开发商Antero资源公司签订一份10年购买协议。根据协议,Antero资源公司将为北欧化工位于瑞典斯泰农松德的裂解装置独家提供乙烷原料。该装置设计年产62万吨乙烯和丙烯。
石化巨头英力士公司已经开始实施一个投资6亿美元的裂解原料转换项目,计划将位于苏格兰格兰杰默斯和挪威雷福尼斯的裂解装置改造成可以利用乙烷为裂解原料。意大利埃尼旗下化工子公司Versalis也正在研究对位于法国敦刻尔克的裂解装置进行原料转换的可行性。
如每天出口百万桶 国内乙烷价格或涨两倍
受国内供应过剩影响,当前美国乙烷价格已跌至约22美分/加仑,这是10多年来的最低水平,多数乙烷生产商陷入亏损境地。美国当前的乙烷生产能力约110万桶/天,过剩约30万桶/天。这部分过剩的乙烷已经作为能源被燃烧掉。
不过,若埃克森美孚、陶氏化学和其他公司的新建裂解装置能按期在2020年前陆续投产,届时美国乙烷消费量将攀升至约150万桶/天。尼可拉斯公司芝加哥航运分析师本·诺兰预测,到2020年美国乙烷产量将达到250万桶/天。而伍德麦肯兹公司天然气液体研究员Anne Keller预测,到2020年美国乙烷产量将达到210万桶/天。这也就是说,届时美国乙烷将过剩60万~100万桶/天,可以用于出口。
美国化工行业当前使用的多数乙烷来自于得克萨斯州和邻近各州。随着需求增长,新增乙烷供应将通过管输的方式运至美国石化生产中心墨西哥湾海湾沿岸。本·诺兰表示,为获得来自于落基山脉和宾夕法尼亚州马塞勒斯页岩区的乙烷,价格至少要翻番,这将令美国乙烯生产利润大幅回落。RBN能源公司经理Kelly Van Hull表示,如果乙烷出口量达到100万桶/天,那么要获得来自于北达科他州巴肯页岩构造区Williston盆地(离墨西哥湾最远的页岩区)的乙烷,价格或许会增至当前的3倍。
大量出口消蚀原料优势 石化工业复兴恐大打折扣
据美国化学委员会称,美国正计划投资1240亿美元用于新建化工产能和扩大现有的产能。未来10年,化工扩能将为美国新增60万个工作岗位,并将产出2500亿美元的经济产值。但是这一切是基于美国廉价而又充裕的乙烷供应。如果失去这一优势,那么美国化工业的前景将发生变化。
分析人士表示,乙烷出口的强劲增长势必将影响到美国化工行业的前景。诺兰表示:“美国乙烷出口潜力非常巨大,随着乙烷出口大幅增长,国内乙烷供应充裕而又廉价的时代将终结,对于美国石化产业的复兴将有负面影响。”
Van Hull表示:“当前,美国乙烯生产利润非常强劲,2017年前美国乙烷仍将保持廉价,不过2017年之后,随着新的裂解装置的建成投产以及出口开始吸收过剩的产能,美国乙烷价格将出现大幅反弹。届时美国石化生产的成本和原料优势将逐步被减弱,石化工业的复兴将大打折扣。”